2)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化石、骨骼与亡灵生物的形态与演化可能_龙巢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在科技上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自然历史,这个概念就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偏见

  ,忽视了环境和生物的复杂性。

  能够存活下来的,并不是最强大的,相反,自然历史之中,因为资源消耗量的缘故,越是强大的生物,越难存活下来——

  简单说,资源不够用,会饿死。

  相反,盘踞在底层生态位上的小体型生物,往往能够存活下来。

  甚至,有了这样的一个不算规律的规律——

  哪类生物放弃了小型生态位,全体往大型化路线走,那么,它们的脚步就要止于这段自然历史了。

  这是前世的生态环境相关。

  然而,这个世界并非如此。

  就像地行选择的演化路线,除了最近在考虑的异温节能模式,始终未曾向资源妥协。

  他发现,人工演化的相关标签和尸体完整度的相关,也能够用在亡灵生物身上——

  越是弱小的亡灵生物,其骨骸转化为素材之后,整体上各类标签也越是弱小。

  他在想,是亡灵生物挑选“宿主”的时候,是按照强弱去挑选的呢?

  还是说,这些疑似某种寄生生物的事物,这些亡灵生物的强度,就和其所寄宿的骸骨标签强度有关?

  要知道,标签等级并不等同于骨骼强度。

  一些标签本身对应的是血肉器官。

  只剩骨骼的情况下,为什么那些寄宿在具备一大堆血肉相关标签的骨骸亡灵生物,强度要比另一些不具备那么多血肉标签、但是肢体特化强度要高一些的亡灵弱呢?

  通俗地用例子来说明,好比为什么一直三米体格的章鱼的骨骼对应的亡灵生物,要比一只两米体格的人类要强?

  当然,他并没有发现找到章鱼的骸骨,章鱼除了类似鸟喙的颚片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骨头了。

  亡灵生物的强度,到底是什么原理?

  去猎捕亡灵生物,的确可以得到骨骼素材。

  但是,去猎捕血肉生物,除了骨骼素材,还能得到血肉素材啊。

  同样的战斗力,一个产出资源多,一个产出资源低,选哪个,自然不用说。

  说到这个,地行还有一些未能解答的疑惑。

  先不论能够消耗能量,去从骨骼中催生血肉,重塑形体,孵化出来这种流程是怎么实现的。

  先看核心是如何把化石转化为骨骼素材利用的问题。

  化石的成分不稀奇,就是钙化、硅化、矿化、碳化,另一种成分取代了骨骼和血肉的成分,可以类比锻造浇铸、翻模铸模的过程。

  而骨骼的成分,同样不稀奇,也就是什么钙质、磷质为主的无机物,钙质又以碳酸钙为主要形式。

  胶原蛋白之类的有机成分就不说了。

  地行在想,如果他按照某个骨骼的结构,用另一种材料,造出一具一样骸骨,是否能够作为素材使用?

  地行也这么做过了——

  他无聊地尝试用泥土、用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