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化石、骨骼与亡灵生物的形态与演化可能_龙巢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头凋刻了一些骨骼,甚至凋刻了巢龙的形象。

  然后,他尝试把这些东西转化为素材。

  失败。

  他又用了角鼻马的骨骼,尝试把它们修整成恐龙骨骼的外形,转化的确可以转化,但是

  出现的标签,还是角鼻马的标签。

  而且,因为“骨骼破损”的原因,标签等级下降了。

  地行对于核心的能力很好奇,也并不能完全放心地去使用这份“属于自己”的能力。

  他想尽可能地了解这个核心的各种事情,无论是生效方式还是其他。

  就算无法让自己控制核心的所有流程,但至少能够让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反复尝试多次之后,他大概确定了一点。

  或许是骨骼的“空间结构”。

  无论是对骨头下过口的吃货,还是没下过口但经常做菜的,或多或少都能注意到,一般的骨骼,都会留有多多少少的蜂窝状结构,因为骨头内部本身就是有血肉结构的,里面有类似海绵的结构。

  被统称为“造血骨髓”,但实际上有区别的黄红骨髓。

  又拿恐龙和鸟类骨骼来说吧,除了鸟臀目这些后期开始放弃气囊结构的之外,其他的,也能够在骨骼上看到气囊的痕迹。

  又比如关于恐龙到底是温血还是冷血的问题,争论了许多年。

  而所有羊膜动物,也就是合弓纲与蜥形纲的动物,都会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留下一种稳定且不溶于水的“废物”,而这种废物,在化石化的过程中,在骨骼化石里留下了痕迹。

  利用分子光谱研究,可以找到这些痕迹,从而确定它们生前的呼吸效率,得知新陈代谢率之类的信息。

  又又比如化石中的半规管结构,结合半规管中粘液粘度对半规管结构和大小的影响,以及其粘液粘度在不同温度的活跃程度,通过这些信息。

  最终,得出了答桉,确定了不同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的体温模式。

  只要工具足够多,数据量足够大,那么,化石能够留下的信息,是很多的。

  如果有那么一个机械,能够将所有的化石痕迹信息都获取到?

  是的,地行就在怀疑核心功能获取“标签等级”之类信息的手段。

  总不能说,他的核心是什么能够影响时间的强大事物吧,能够将化石的时间缩退回去,复活一只真正的恐龙吧。

  而什么人工演化,就是在加速时间,从无限个演化分支里筛选出自己想要的演化结果?

  比起这种玄之又玄的“概念”、“因果”之类的能力,又或者操纵时间。

  比起这些理论上地行也无法抵抗的能力,核心是一台能够“扫描素材信息和进行生物3d打印的机器”,地行更能够接受一些。

  但是,也不一定,毕竟他都来到异世界了。

  异世界?把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想法甩开之后,地行将思绪重新投落在亡灵生物身上。

  问题是,亡灵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呢?

  从之前的发现来看,它们极有可能也能够从生物的残骸上扫描、探知到这些信息?

  它们的形成,和这些生物的残骸,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能够探明这一点,地行是否也有可能制造出“亡灵生物”?

  他可不玩什么原教旨主义,把亡灵和生命对立,以辩证的想法来说,应该扩展“生命”的定义。

  而且,就算不扩张,亡灵什么时候又和“生命”的定义有了冲突?

  既然地行都能够从死亡蠕虫和诅咒精灵的身上弄来死亡能量相关的标签,凭什么不能制造出与那些亡灵生物在某些方面趋近的亡灵种族?

  ps:你们觉得应该弄个“化石生物”的巢龙族群呢?还是纯纯的能量形态,像元素生物那样的巢龙族群呢?

  别说你们又想全都要?

  哦,顺带一说,亡灵生物和元素生命尽管都是能量形态的“血肉躯体”,但不是一个类群。

  。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