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我们的事业正红火_缅甸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突破三千人。

  最为特殊的是,根据地接受了13名东边来的战友,他们从佤邦出发,沿着特遣队的路线逆行,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了九旅。

  十三名缅共党员衣衫褴褛,但目光坚毅,精神勃发,展示了极强的意志力。

  张扬和李国成特地举行欢迎仪式,欢迎佤邦战友回家。

  支书的宣传起了极大的作用,在佤邦不得志的十三名同志,没有多犹豫,勇敢地走上西行征途,加入九旅大家庭。

  这些天,政委有空就笑,感觉头发又长回来了。

  有了坚定的革命同志加入,虽不能立刻投入工作岗位,他却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收到旅部发来的感谢信,谢和华由衷的笑了出来,近些日子,他在总部并不好过。

  深入基层后,来自上下级的双层压力,让支书的工作愈发地难做。

  除了知青,班一级的战士,大多是当地的少民,由于缅共没有贯彻基层民主、士兵委员会等政策,他们更愿意跟本族党员走。

  战士们不太爱听外来人的话,走基层计划并不顺利。

  谢和华只是九旅支部书记,“管”得太宽泛,无疑触动缅共高层的神经,他们不希望支书做更多的无关工作。

  老谢及时调整方向,重新回到邦桑,和上层人物打交道,顺利找到玛努夫人。

  玛努现任缅共中央群众工作部部长,为人极为低调,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支书花了一些时间,才有见面机会。

  “连长,你最近还好吗?”

  此话一出,玛努瞬间泪目,她似乎又回到1970年的荣光岁月。

  那时,诺线司令健在,自己是娘子连连长,谢和华是4045营指导员,大家并肩作战,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自70年后,革命事业走入下坡路,玛努的家庭事业遭受极大打击,丈夫堕马离世,两个儿子相继战死,只剩一个女儿陪伴身边。

  更为苦闷的是,自己被迫离开战斗一线,枯守总部,整日忙碌着不知所谓的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