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八章 立竿见影_大国舰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伟打击报复,对此温大伟只是微微一笑,打不打击,报不报复,等一、二十年后从局子里出来再说。

  是的,判的就是这么重。

  没办法,治安整顿的期限还没过呢,只要头上有案底那就没得跑,先把牢底坐穿再说!

  这个时候,某些那脑袋瓜子转过弯儿的记者们终于知道他们惹了不该惹的人,立刻转变态度,开始对株江厂各种花式跪舔。

  温大伟又不是准备把记者们一棒子打死,对于那些文章出彩的,有潜力的,敢说真话的媒体朋友还是很愿意帮助帮助的。

  就比如某位省城广播总台的记者,对株江厂转型造船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这就很中肯嘛。

  温大伟立马就出资102万,为省城广播总台从港岛采购了一批编辑设备,并以秦港生的名义捐赠给省城广播总台。

  还有某杂志的一位记者,就在文章中批评株江厂的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太高,经常拼命加班,建议要劳逸结合,完善休假制度。

  这样的批评看得温大伟是汗流浃背,振聋发聩呀,这还说啥,拿出60万,帮着这家杂志社翻已经运作了20年的办公楼,电扇、电视机、电冰箱,该配的都得配上……

  ……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邕江的其他记者自然是纷纷效仿。

  他们创办杂志社、小报,搞什么独立记者,说白了还不是为了混口饭吃,难道真的为了心中的理想?

  或许有,但回到现实,家里的老爹老娘年要养,下面的儿女要照顾,理想要是能当饭吃,温大伟早就回家做梦去了。

  这帮子记者也是一样,无不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只是有人道德底线着实低了些,如同刘江桓一样,把记者当成敛财的工具罢了。

  只要给他们好处,给他们饭吃,记者又如何?同样得跪下来喊爸爸!

  如今温大伟出钱,秦港生出面,将那些风声鹤唳的小报、杂志一并收入麾下,持续两年对株江厂不利的舆论环境立马变得清明起来,

  那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温大伟对此说不上满意,没办法,实在是这帮记者舔的有些太露骨了,怎么着也得含蓄含蓄,以至于温大伟看到某些文章都有些脸红。

  但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温大伟是做到了,那就是有了发声的渠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能闲着,该用就要用起来。

  于是在某次前往省城出差之际,温大伟会见了几家实力比较大的报刊和杂志的主编,跟你他们介绍了下株江厂近期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这些与会的主编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把温大伟这次讲话的精神传达下去,好让邕江,乃至全国都知道温助理的远见卓识。

  就这样一股有关成立国内船级社的舆论开始在邕江地头上刮起。

  并很快蔓延到临近的粤省,并很快覆盖到全国。

  当然了,普通民众对这类比较专业的领域并不感冒,但是在业内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不少专家和学者都纷纷站队,对是否陈年管理国内船级社,如何成立国内船级社,成立后又该执行什么标准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

  然而就在外界纷乱之时,掀起讨论的温大伟却没有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关注,不是他不想,而是没有这个功夫,因为在N舰队视察工作的领到首长忽然来了株江厂……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