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神魂出窍显威力!置之死地而后生!_诸天之从唐探二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空间之中的武器弹药。

  除了自留了小部分外,其余的都尽数被他贡献了出来,其中,就包括3架八九式掷弹筒。

  八九式掷弹筒的整体重量还不到3公斤,就算加上掷弹筒整个作战系统,一共也不到7公斤,比一挺捷克式轻机枪都要轻很多,所以非常适合单兵携带。

  就连江浩然都往空间里塞了3架,以备不时之需。

  主要这玩意不仅能发射榴弹,就连香瓜手雷这样的东西也能往里塞,关键是威力还不小。它的杀伤半径大约在5到8米,一发榴弹如果落在人群中央完全可以造成数十人的杀伤,这个威力相对于它50毫米的口径和重量来说,已是极为可观了。

  就连大正十

  年掷弹筒十分令人诟病的射程问题,在八九式掷弹筒这里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其最大射程高达700米,有效射程也达到了500米,远不是大正十年掷弹筒不足200米的射程所能够比拟的。

  但八九式掷弹筒也不是没有缺点,而且其缺点还十分明显,那就是发射流程极为繁琐。

  它需要射手在使用掷弹筒时,首先寻找好目标,利用拇指法等方式测定目标距离,通过掷弹筒筒身上的一条白线对准目标,随后再将底座杵在地面,并通过筒身侧面的水准器将掷弹筒稳定在45°角上,最后再由射手调节需要射击的距离表尺。

  掷弹筒拥有两种表尺,一种是发射制式榴弹的,另一种则是发射手榴弹的。

  针对两种不同的弹药,射手需要通过表尺指示器转动旋钮,调节炮筒内弹药的入膛深度,直到调整完毕,才可以装弹进行发射。

  一整套流程下来,别说操作,外行光听听脑子都得被绕晕了,不经历大量训练,别说上手了,小心点别把自己给炸翻了。

  以上这些,还不包括八九式掷弹筒制造工艺受材料所限,发射筒会因为承受不了膛压而炸裂的问题。

  日本毕竟是弹丸小国,资源极度匮乏。

  说白了,八九式掷弹筒是小日子典型的、为了迎合资源匮乏的国情而搞出来的武器。针对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小日子的解决办法就是训练「精兵」,试图提高士兵的素质,用高超的操作技术,来填补科技不足的沟壑。

  事实上,抗战初期,因为拥有大量经受过严格训练、经历过日俄战争的老兵,八九式掷弹筒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不亚于一件神器,但到了抗战后期,日军老兵残的残、死的死,军部迫不得已将娃娃兵、学生兵都赶上战场的时候,八九式掷弹筒的表现就一言难尽,再也不复往日荣光了。

  不管怎么样,八九式掷弹筒确实存着在这样那样的硬伤,但它的优点同样不容抹杀,除了上述提到的射程和威力均颇为不俗外,它的造价才是真正让它成为二战中日军火力支柱的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