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七章 孩子的故事,却看哭了成年人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上玩儿。她需要接受教育,她要有自己的未来。

  我认为,这部影片最好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没有一味扇情,没有让海蒂始终沉浸在各种动人的情感里。她回到爷爷身边后,并没有重新投入到放肆玩耍的生活中。

  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之外,还需要有人给他们的未来开辟一条道路。

  通向未来的道路上有教育,有见识,还有理想。在这些方面,克拉拉的奶奶无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毫无疑问,能否接受良好教育,是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关键。

  但海蒂爷爷没有这个意识。当周围村民对他说海蒂需要上学时,他无动于衷。也许他对教育的看法和小男孩皮特一样:阿尔卑斯山的孩子不需要上学。

  爷爷可以让海蒂吃饱穿暖,早晚接送海蒂去皮特家玩。可就是没打算送海蒂上学。

  他只能给孙女一个家,却无法给她一个未来。

  当海蒂被送到克拉拉家之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海蒂竟然连字母也还不认识。家庭教师和女管家惊呼:这简直就是个小野人嘛!

  家庭教师开始教海蒂学习字母,可海蒂老也学不会。于是他认为海蒂脑子有毛病。

  但当克拉拉奶奶教海蒂时,海蒂竟然很快就学会了,而且还喜欢上了学习。这是为什么?

  因为奶奶能够把握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

  科学研究表明,3——5岁孩子的大脑,处于想象力飞速发展的阶段。这种想象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无意想象”。我们可以把这种想象简单理解为思维的天马行空。

  比如,大人会经常看不懂小朋友们画的画,因为人们的“无意想象”能力不足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足够丰富,遇到什么都要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联系起来。

  海蒂就正处在想象力爆棚的年龄。在课堂上,当老师教a这个字母时,海蒂马上就认为它像自己家门口的大山,想到自己和皮特在山上玩儿。可老师不允许她这样想像,连克拉拉都对她这种想法感到好笑。

  压抑想象,缺乏画面感,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简直太无聊了。海蒂的脑子不是笨,而是天然地在抗拒这种教育方法。

  克拉拉的奶奶就很懂儿童心理学,知道怎么教海蒂才喜欢。她拿了本儿童绘本,还是立体的,来给海蒂讲睡前故事。海蒂马上就被漂亮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吸引了。可奶奶却在最关键的时候停下来了。她对海蒂说:“要想知道故事的结局,你要自己学自己看。”

  这和家庭教师要求的死记硬背完全不同。好奇引发兴趣,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第二天,海蒂就会念书了。

  古人常说,想成为智者,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将读万卷书比作一个人接受教育,那么,行万里路就是长见识。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