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战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以他对杨渥的了解,他认为杨渥肯定不会被轻易击溃,或许此时中军正在与晋军主力激战。

  那么这时候,他这支“溃军”的作用就极为重要了。

  若是他什么都不做,放任银枪效节军前去围攻中军,结果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反过来,若是他设法牵制住银枪效节军,为中军争取时间,那么他还能将功赎罪。

  所以,在“赎罪”这个念头的支撑下,李德诚最终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决定反攻。

  恰好在这时候,敌军的追兵到了。

  有道是“逢林莫入”,在没有搞清楚树林里面的情况前,任何合格的将领都不会轻易将手下带入树林里面去,因为那里有可能遭到敌军伏击。

  而对于追击的那支敌军骑兵来说,骑兵在树林里往往会受到影响,因为树木的阻挡,战马无法将速度优势发挥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在树林里反而容易遭到围攻。

  所以若不是必要,骑兵一般很少在树林里作战。

  然而眼前他们仅仅是追击溃兵而已,那位骑兵统领想当然的就认为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径直进入了树林,结果就遭到李德诚的伏击,士卒伤亡惨重。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在礼心中恼怒,却又不得不停下来,准备先彻底击溃敌军后再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接下来他的遭遇却让他快气疯了。

  当他率领大军去攻打树林时,经过仔细小心的搜索,废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却发现,敌军竟然早就离开了。

  一番搜索未能找到敌军踪影后,赵在礼决心不管这支敌军,先去围攻吴军中军再说。

  据说吴王杨渥就在敌军中军坐镇指挥,若是能击溃敌军中军,击杀甚至直接俘虏杨渥,那么对吴国的战争就会彻底胜利,而他也将获取天大的功劳,便是封为国公也不是难事。

  相比之下,与这支敌军溃兵纠缠实在太得不偿失了。

  这么想着,赵在礼当即下令调转方向,赶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行军还不到一里路程,却又有一个坏消息传来,留在最后面负责断后的军队遭到敌军的偷袭。

  上千敌军从山坡后面突然杀出来,一通乱箭之后便是迅猛的冲锋,厮杀一阵后,他们不做停留便立即撤退,让闻讯赶来支援的敌军只能望尘兴叹。

  紧接着,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敌军时不时的冲出来偷袭,而每次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做停留,让晋军来回奔波,却又抓不到他们。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吴军赶在晋军之前,将渡河的桥梁毁掉,或者将树木砍倒,堆在路中间挡道,又或者躲在树林里放冷箭,总之以各种方式来拖延晋军行进速度。

  结果,走了大半个时辰,晋军居然才走了不到三里路程,而将士们却已经深感疲惫了。

  这种情况让赵在礼既恼怒,又无可奈何,同时又有些后悔。

  若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