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紧逼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步后退,这自然让蜀军众将兴奋不已。

  便是作为统帅的王宗寿碍于身份,没有过多的表现自己的喜悦,但偶尔流露出的笑容,也说明了他心中的兴奋。

  蜀军之中,唯一感到不安的或许就是镇江节度副使张武了。

  倒不是说张武就看出了什么不妥,而是这位在沙场上征战了数十年的老将,本能的觉得吴军的步步退让有些反常。

  毕竟在他看来,吴军虽然在之前的战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总的实力上,即便是吴军不如联军,那也不会差多少。

  这还仅仅是张武从两军兵力对比中得出的结论。

  既然吴军的实力并不比联军差,那么吴军为何要连连后撤?难道吴王杨渥胆子就那么小,连与联军一战的胆量都没有吗?

  若真是那样的话,吴军在几天前趁着联军尚未抵达时,就从容撤走了,何必等到现在?

  可惜的是,他毕竟不是主帅,甚至他在王宗寿的心中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副帅;再加上张武虽然心中感到不安,但他却拿不出任何的证据,想要说服其他信心满满的将领谈何容易?

  而高季昌和寇彦卿那边,高季昌且不说,此人本来就心思诡谲,一心想趁着这一次的“大好局势”,给吴军一个“深刻的教训”,以免吴军不久之后就卷土重来。

  所以高季昌自然是极力怂恿对吴军发起进攻的。

  而寇彦卿的态度同样是如此。

  张武不知道的是,寇彦卿之所以主张与吴军展开决战,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方面,如今朱温病重,梁国局势很有可能会随着皇位的继承而出现动荡,若是这一次不能一举重挫吴军,那么等到梁国内部动荡之时,吴军再次来攻,他就不能保证那时候梁军会是怎样一个局面了。

  而迫使他对吴军强硬的第二个原因,说起来就有些可笑了。

  当初荆门以北的战事中,梁军虽然挫败了吴军击败他们的企图,但实际上自身也损失较大,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寇彦卿在给朱温的上的表文中,却是将此战说成了一场胜利。

  朱温病重,朝中局势动荡,正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人心,结果在寇彦卿口中的一场普通胜利,到了朝中某些人口中就成了一场大胜。

  既然是一场大胜,那么哪有半途就撤军回去的道理?所以朱温给寇彦卿下了严令,务必要乘此机会击败杨渥,让杨渥在短期内不敢北上窥视梁境。

  所以此时的寇彦卿是不战也得战了。

  当然,他也不是傻子,若是明明打不过吴军的话,他也不会硬着头皮去打;真正让寇彦卿决定与吴军决战的,是刘鄩南下时带来的一万五千援军。

  这一万五千人里面,除了一万从各地征集的州兵之外,还有五千人却是龙骧军精锐。

  正是有这一万五千人的援军,使得寇彦卿认为联军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