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二章称帝之议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大军来接受地盘。

  这种以受降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地盘,若是不对当地势力好好清理一遍,就必然会留下隐患,将来一旦吴国出现局势动荡,这些地区就有可能再次暴乱。

  这个过程绝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期间甚至少不得会有很多人会掉了脑袋,但这也是必要过程,即便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必须的。

  金陵城中。

  “嘿,马殷自己不愿来朝见大王,推脱说什么年纪老了,难以行远路,不过他骑马征战倒是挺利索的,也不见他有多老嘛。”陈彦谦笑意十足的调侃着。

  “马殷自己胆小,不敢到金陵来也算正常,不过他将他的部将和长子派来朝见,也勉强能代表他了。”

  若说这次议降最让陈彦谦等人感到不满的,就在于马殷不管怎样都不愿意亲自来朝见杨渥,甚至宁愿开战也不愿来金陵。

  这个结果虽然杨渥等人提前就有所预料,不过还是感到不满。

  毕竟一个地方节度使连入朝朝见都不愿意,那又算哪门子的臣服?

  当然,他们也知道马殷宁死都不愿来金陵,除了害怕被扣押外,同时也是想借此抱住自己最后一点颜面。

  不管怎么说,马殷都是近六十岁的人了,乃是与杨行密同一年出身的又与杨行密征战多年,辈分明显比杨渥要高。

  马殷作为一个枭雄,让他投降吴国就已经是折损面子的事情了,再让他亲自来金陵向杨渥磕头,那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

  而对杨渥来说,既然实际好处都已经收到了,那他也不介意给马殷保留一些脸面,不仅同意马殷不必来金陵朝见,同时还允许他在听令旨的时候可以站着听。

  此外,杨渥又临时下了令旨,册封马殷为安远侯,让他又得到一分脸面,自然就能减轻他心中的怨恨和不满,减少以后背叛的可能性。

  调侃了马殷几句后,杨渥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突然接受这么多的地盘,不能全靠那些投靠我们的当地官,必须从我们这边派遣一部分人去,至少关键的位置必须掌控在信得过的人手中。”

  “陶尚书,你们吏部这段时间要好好准备一下,至少要选出足够的合用之人,不要到时候没人可用。”

  陶雅连忙道:“大王放心,在马殷有意投降后,老臣便开始准备了,只要大王一声令下,多的不敢保证,但新纳各州的刺史、长史,以及各县县令等职位的人选却是能够保证的。”

  杨渥闻言顿时放心下来。

  淮南坚持科举也有六七年时间,到现在也开了五届科举,每一届基本都会录取近百名进士,这么多的进士基本上都是被封为八品甚至是九品官。

  如今这几年历练下来,最初两届的进士基本上做个县令已经没有问题了,甚至其中那些表现优秀的都可以被提拔为刺史了。

  所以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