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五章变革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任务。

  若是按照吴国的那套制度来,少不得就要大幅度削减众将手中的兵权,这与之前的军政分离又有何区别?

  不过是一个削弱将领的民政权利,一个削弱将领手中的军权罢了。

  这种容易造成晋国众将离心离德的政策,李存勖自然会感到犹豫。

  张承业笑着解释道:“大王多虑了。当初淮南实行军政分离时,这些政策可是同时实行的。”

  “当年淮南实行军政分离时,那些地方刺史要么转为领兵将领,以后都作为武将负责征战;要么就继续担任刺史,不过不再负责征战。”

  “与此同时,淮南又建立了禁军的雏形,开始将军中精锐抽调出来,专门负责征战。”

  “那淮南当初同样面临各方压力,但他们坚持同时实行这么多的改革,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难道说大王仅仅实行其中一部分,还要担心动乱吗?”

  是的,当初淮南的确是同时实行建立禁军和军政分离的政策,所有刺史都必须做出选择。

  而一旦选择做出,日后想要改变就很难了。

  这么大的变动,也全靠当时杨行密威望足够高,再加上那些老将中有不少都是那种没多少野心的人,在这些人的支持下,淮南的变革才得以顺利完成。

  如今的晋国想要同时实行军政分离和开设禁军,这其中的风险之大自然是李存勖也不愿面对的。

  不过如果只实行其中一部分的话,牵扯到的利益就小多了,李存勖还是不担心的。

  所以沉吟片刻后,他郑重答道:“建立专司征战的禁军自然无妨。不过七哥觉得,这禁军的规模应该多大才合适?此外,将领人选又该如何选择?”

  整个晋国的国力只有这么多,所以能够维持的军队数量也是确定的。

  若是新建立的禁军规模太大,那就意味着需要从各部将领那里抽调太多军队,显然得罪人太多,容易引起众将的不满。

  不过若是规模太小,那又没多少意义,所以这个度需要好好把握。

  只听张承业肃然道:“大王,这禁军的规模,老臣觉得一开始不必太多,但一定要选择精锐将士,并且保证他们的忠心。等到日后再逐渐扩大规模。”

  “所以老臣觉得,禁军一开始只选拔三万最合适!不过关键的是其中要保证有至少一万是骑兵!”

  “七哥的意思是先将骑兵收归到孤的手中?”

  “不错!我晋军精锐,主要就在骑兵中,若是控制了骑兵,那么大王对军队的掌控就不用担心了!”张承业解释道。

  “那么领兵将领呢?”李存勖的兴致也逐渐提高,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有些兴奋起来。

  他既然将杨渥当成自己的对手,自然就仔细比较过两国的制度差异,明白吴国的一些政策的优越性。

  如今虽然不能在晋国完全效仿吴国的政策,不过可以先实行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