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决断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机会图谋江陵。

  本来若是没有高季昌的这个变故的话,王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与李茂贞撕破脸,毕竟两家虽然号称联盟,但在此之前两家也经常交战,仇怨不小;与之翻脸,他的麾下众将都会感到欣喜。

  不过有了高季昌的突然来降,王建自然就要慎重考虑一下,到底需不需要与李茂贞闹翻。

  李茂贞虽然近些年接连败于梁军,声势日渐衰微,而且实力也大不如前,不过如今的岐国依旧是当世大国,实力就算不如蜀国,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而吴国的实力更不用说,那可是能在正面战场上与全盛时期的梁军对敌的势力,光是精锐的禁军就有二十万之众,另外还有水军和州兵,总兵力高达三十余万。

  这样的一方强大势力,绝不是可以轻忽的存在。

  所以王建若是选择与李茂贞为敌的话,对于吴王杨渥就只能尽量交好;反之,若是选择东进荆襄,与吴国为敌,那么与岐王李茂贞就要继续维持联盟的关系。

  总之,以蜀国的实力是难以同时与两家为敌的,必须拉拢一家,打击一家。

  这时,张格见王建神色犹豫,显然是有什么事情难以决断,便试探着小声问道:“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臣虽然没什么见识,但或许也能为陛下参详一二?”

  王建心中一动,当即并没有隐瞒,就将这两方的态势对他说了。

  “臣不知陛下为何犹豫,不过臣以为,进兵荆襄明显不如进兵关中!”张格却是极为肯定的道。

  “哦,你又有什么理由?”王建顿时来了兴趣。

  他的本心其实也是倾向于进攻关中的,而且此前在和其他一些心腹大臣私下商议的时候,他们给出的意见也多是如此。

  不过在他的心中又隐隐有些担忧,毕竟自己如今已经年老,如今的太子又不像是能开拓进取的君主。

  反观吴国,杨渥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吴国的国势又处在蒸蒸日上的阶段,若是让吴国人得去了荆襄,谁知道杨渥会不会进一步图谋蜀国。

  要知道当年宋武帝刘裕在北伐中原之前,就先行出兵成功灭掉谯蜀,夺取了蜀地,甚至一举攻占了汉中;之后才大举北伐中原,取得重大胜利,一举攻克洛阳、长安等地。

  若不是之后国内局势大变,而且在刘裕回南方之后,留守长安的文武大臣又自相内讧,结果导致刘裕北伐功败垂成,只怕历史上第一个由南方向北方统一天下的王朝就已经出现了。

  有了历史上刘裕的例子在前头,如今杨渥建立的吴国同样有些与刘裕类似,甚至杨渥比起那时已经年老的刘裕还要年轻许多,还要更有朝气。

  所以王建才会觉得,与其等到将来吴国主动来攻,还不如现在就设法遏制吴国的势头,至少不能让他们太容易得到荆襄。

  总之,两种想法都让王建心动,都让他难以决断。

  这时,张格躬身道:“臣以为,荆襄四战之地,即便得到也需重兵防守;而且荆襄北临梁国,南接吴国,纵然以蜀国之强,只怕也难以同时与这两国为敌。”

  “此外,陛下即便想要继续维持与岐王李茂贞的盟好,但陛下又怎么能保证李茂贞不会主动与陛下开战呢?”

  “李茂贞主动与朕开战?”王建悚然而惊。

  的确,之前他只想到自己主动与李茂贞开战的可能,却是忘了李茂贞也有可能主动与他开战。

  若是他一心想着与李茂贞交好,而去觊觎荆襄之地,到时候李茂贞突然翻脸,那么他就有可能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了。

  想到这,王建心中当即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PS:这个月有些忙,作者君表示尽量把保底七十章码完,剩下的加更一共是五章,(其中包括上个月的打赏两章,六、七、八,三个月的月票加更三章),这五更作者君尽量码,若是不能码完,就只能推迟到下月了。

  好在这个月忙完后,接下来就会轻松多了,相信下个月一定能把加更的补上。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