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六章 光州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就民不聊生了,按照蔡州军的习惯,也是时候换换地方了;再加上,这几年朱全忠的势力越来越强,声势之大远在淮南之上。所以很多人渐渐有了背叛淮南投靠朱全忠的想法。

  杨渥还记得,历史上就在明年,光州便发生了叛乱事件,当地势力赶走了柴再用,投靠朱全忠。

  那时候,朱全忠早就彻底击败了王师范,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势,又完全掌控了朝中局势,势力几乎达到了最巅峰,所以在得知光州叛乱后,立即亲自带领大军南下接应,围困光州的淮南军队只好撤离。

  而杨渥之所以力主要动光州,一来是为了用光州立威,二来也是想要提前激化矛盾,赶在朱全忠腾出手来之前就解决掉光州问题。

  如今随着杨渥开始实行军政分离,他的目的显然达到了。

  八月初,就在整个淮南忙于秋收之时,光州叛乱暴发,当地蔡州军残部共推一个叫王言的都头为首,发兵攻打柴再用的刺史府。

  柴再用虽然提前有准备,但依旧寡不敌众,最终率部只能逃出城外,等待援军。

  当天,叛军在光州大肆掳掠,又派遣使者北上请求朱全忠派来援军。

  消息传到广陵后,杨渥反而松了口气,知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叛乱在这个时候爆发,总比在明年爆发要好,至少不需要直接面对朱全忠亲自率领的大军。

  他知道此时淮南上下许多人都在看着,若是应对得好,军政分离的事情差不多就能成;应对得不好,难免别的地方不会出现波澜。

  杨渥的应对方式当然是出兵弹压,面对叛乱其实也没别的选择。不过如今杨渥需要坐镇广陵,不可能亲自率兵前去,这统兵将领的人选就需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目前淮南能打的将领,自然便是已经被杨渥任命为都督或者都指挥使的几人了。

  不过六个都督之中,李神福与王茂章出征在外,周本在杨行密身边,台濛镇守宣州,李承嗣镇守寿州,杨渥自己又要镇守广陵,都不能轻动,所以只能在都指挥使中选择。

  最后杨渥决定让秦裴为招讨使,率军五千人,再加上李遇将会带去的五千州兵,以及柴再用的数百残部,应该是足够了。

  其实按照杨渥的想法,这次平叛最好的带兵人选却是柴再用。

  别看柴再用在这个时期还不出名,而且他担任光州刺史多年,却始终只能做个傀儡,所以在淮南被许多人称为无能刺史,很受人轻视。

  不过杨渥却知道这个柴再用的能力其实很强,是李神福、台濛这一批老将之后最能征善战的将领,统兵之才不比周本、王茂章他们差。这一次杨渥力排众议让他担任都指挥使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如今军队整编还没彻底完成,柴再用手中能用的兵力只有他手中那几百人,临时给他增加兵力显然不现实,容易出现指挥不协调的问题。

  好在用秦裴为将也不差,还可以为刚刚任命为都指挥使的他刷刷功劳。所以,在得知消息的当天,秦裴便率军离开了广陵,速度之快,让淮南上下咋舌不已。

  Ps:有人提到杨渥姐姐的儿子应该是杨渥的外甥,这一点的确是作者的失误,已经改正,多谢指教。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