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灵不昧_剑出华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情。

  但没人知道,正在朗诵经书的裴矩。每一次迈步,小腿儿看似轻快随意,实则用尽力气,腰腹腿脚的筋骨肌肉都得到恰到好处的伸缩锻炼;每一次摇头晃肩,看似呆呆楞楞,书生酸气十足,实则胸背肩臂的筋骨肌肉每一分每一毫都在以某种神秘频率微微震颤;甚至他双手每一摆动书本,手腕掌指都在似松还紧的反复抓握。若非对力道的拿捏精微异常,早就将书本捏破了……

  【元始真法】初层【炼己筑基】,养身健体,舒筋展骨,聚性止念,摒情去妄,乃是简单而精微的练拳、静坐的基本入门功夫。

  对于一个五岁的孩童来说,静坐修心当然容易,亦是儒家子弟修心养性的日常功夫,练拳踢腿也不难。但若是想随心所欲的修炼自创的拳脚筑基功夫,那就难了……

  值此魏晋玄学余波绵延的时代,所有人都是笃信事出反常必有妖滴——三岁能文五岁成诗的神童可以接受。三五岁就自创武功的妖孽绝对不能留!

  表现的太妖孽了,当真会被人当作妖孽附身给悄悄仍进茅坑淹死!

  河东裴氏固然算得上当世一等一的豪门大族,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向来以德业文章为重。

  纵然在这数百年风雨飘摇的混乱世道之中,裴氏族人多半都会习武,且对带兵打仗不陌生,但族人们骨子里仍旧很固执的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岁前是只许读书识字,不许习武。为的就是打下良好的文采基础,避免过早沾染习武之人争勇斗狠的性子。甚或一念之差而沦为江湖莽夫。

  只有在六岁之后,才被允许学习兵法、武功、射箭、骑马、驾车等等,就算如此,这些项目也是当作儒家教学中君子六艺的标准辅助课程,也就是培养文武双全的牧民官——平日为政,治理百姓为主,危急时刻也能上马,带兵打仗为辅,但主次万万不可颠倒!

  实际上,孩童时期开始习武的最佳年龄是三至七岁,从六岁开始习武,不算早也不算晚,若是资质上佳,吃苦耐劳,大体上不耽误成为高手的机会;

  若是资质不佳,又偷奸耍滑,早三年晚三年习武也无甚区别,终归成不了高手!

  这也是裴氏规定子弟六岁才开始习武而又不怕晚的根本原因。

  然而裴矩终究非是寻常孩童,有了上辈子高居众生之巅,武力威压天下的经历,如今转世重生,婴儿时在襁褓里的软弱无力感已经够他受得了,而在三岁后到了可以习武的年纪,他又怎会白白浪费时间?

  所以,平日独自一人的时候,裴矩都会悄悄修炼,特别是他发现,当他高声朗诵儒家经典的时候,族人和下人们在院子外听到读书声,都会刻意避开,以免打扰他学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