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三十一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屠杀。

  天子的突然驾崩,无疑更加证实了这种猜测,所以,只要袁绍、曹操等人添油加醋地大肆宣扬一番,大将军和河北就成了众矢之的。

  天子驾崩,新帝继位,这两件事我们在明年正月底之前,肯定要诏告天下,接下来可能就是一场血战。

  河北前年遭灾,元气大伤。虽然我们实施新兵制后,征募了足够数量的军队,但我们却没有足够支撑二十多万大军持续作战的财赋。

  当然了,这仗肯定要打。为了击败叛逆,守住河北,我们需要上下齐心。

  朝廷在正月底之前宣布皇统更迭的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把战争拖到明年五月春耕春收之后。

  从袁绍等人接到消息,到他们连横会盟,集结军队,至少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河北不但能蓄积更多的钱粮,还能从容征调和部署大军。

  朝廷明年的主要事情是重建皇统,击败叛逆,稳定河北,争取两三年后南下中原进行平叛大战,力图早日中兴大汉。

  在这个共识下,大臣们就赵岐大人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开始商讨应对之策。

  光武皇帝有十一个皇子,除光烈皇后的儿子刘庄继承大统外,其余十子有九个封王,一个封公。

  目前在河北的只有两家。一个是郭皇后所生的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人,今谏议大夫刘琬是其六世庶孙,前太傅刘虞是其六世庶孙,今大司空刘和是其七世庶孙。

  一个也是郭皇后所生,中山简王刘焉之后,其五世孙刘节死后因为无子嗣,王爵被取消,国除,现在只有庶出子孙。

  这两家后人都没有合适人选。孝明皇帝刘庄传位于孝章皇帝,孝章皇帝有两个儿子在河北封王。

  一个是清河孝王刘庆,他的儿子就是孝安皇帝。一个是河间孝王刘开,他的孙子是孝桓皇帝,他另外一个儿子的曾孙子就是孝灵皇帝。

  这两家自当今天子驾崩后,已无嫡系子孙。孝章皇帝还有一个重孙子叫刘鸿,被封渤海孝王。

  这位渤海孝王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质皇帝刘缵,他仅仅做了一年多的皇帝,因称呼大将军梁翼为

  “跋扈将军”而被毒杀,死时九岁。渤海孝王的曾孙子中有一位年纪九岁的嫡系长孙刘豫非常聪颖,可以做为继承大统的人选。

  推荐此子的是宗正许劭。三年前他在冀州任职渤海郡太守的时候,对这个小孩印象非常深刻。

  许劭推荐的人,大臣们自然没有异议。打仗是大将军和北疆诸位将军的事,钱粮军械和征调民夫都是朝廷的事,大家只要分工明确,齐心协力,这仗即使不能打赢,保住河北绝对不成问题。

  所以在这件事上,大臣们主要商讨各自的分工,尤其是诏书颁布后,出使各地州郡的事。

  虽然现在大家都能估猜到未来局势的发展,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