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五章:天香居_我在唐朝有块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觉得阮歆瑶很有远见。

  男子嗤笑:“呵,饥饿营销?有意思。那你便按照他说的办吧。跟他说清楚,这酸笋只能卖给天香居。”

  “是。”

  “萧影,咱们该启程了。”男子走到窗前看着天空中飞过的几只鸟。

  “是,主子。”

  正如来时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仿佛没有来过一样。

  林大厨下了楼,擦去脑门上的冷汗。才去阮歆瑶等候的包厢。

  两人商谈一翻,签了契约。菜谱五两银子一份,酸笋一百文一坛。

  林大厨很是贴心地把十两银子换成五两整银和五两碎银。方便阮歆瑶花销。

  从后天开始给天香居供货,每日至少一坛酸笋。

  阮歆瑶接过按上自己手印的契约,喜滋滋地拿着端详了好久。

  以后每天轻轻松松做一坛酸笋,就能得一百文钱,想想就开心啊。

  哈哈哈......

  “阮丫头,你认识字?”林大厨看着阮歆瑶认认真真的看契约好奇。

  “呵呵,不,不太认识。”阮歆瑶讪笑。

  这古代的繁体字,从来没有研究过,她只能看半边好嘛!

  再说了,阮家虽然都让孙子读书,但孙女是没书读的。

  更别说她们三房了,阮启泽连书都没摸过。

  阮歆瑶收好契约书,便向林大厨告辞。

  今日赚了一笔巨款,不好好消费一下简直对不起这些钱啊。

  说干就干,阮歆瑶先是买了十个做酸菜的坛子。

  去猪肉摊买了十斤五花肉,十斤瘦肉,又让摊贩送了一副没人要的猪下水。

  光顾了米粮铺子,买了十斤中等米,十斤面粉。家里做菜也没有酱油和醋,各买了两斤。

  想着阮启泽好像也没吃过糕点,买了两份桂花糕。

  最后去了林源布庄。

  想着天气渐热,家里人以前的衣裳洗的发白,也打满了补丁,衣裳的颜色和样子完全消失不见。

  现在赚了钱为什么不能买点新布做衣裳?

  林源布庄的小伙计也是很体贴的帮阮歆瑶挑选了价格适合的布料。

  小伙计见阮歆瑶买东西爽快,也不还价,偷偷地跟阮歆瑶说买这么多,可以添十文钱拿一包袱碎布料。

  一般碎布料都是卖十五文钱的,里面掺杂了一些细棉布和绸缎布头,里面的东西随机。

  平常人家的女眷买去,都是用里面的好布料做些荷包绢花,或者往原来的衣服上打补丁。

  阮歆瑶觉得挺划算,就最后结账多给了十文钱,还让小伙计再送给她一个包袱皮。

  买了半匹灰色粗布,一匹白色的细棉布。

  半匹粗布按照她们三房的身材来说,一人做一身衣裳说不定还有的剩。

  想着粗布干农活的时候穿,耐脏,穿破了也不心疼。

  细棉布就用来给家里人做两件里衣。

  阮歆瑶把买的布重新叠过,放要来的包袱皮里。

  眼看就要晌午了,集市上的人渐渐散去。

  阮歆瑶也买够了所需要的东西,除了布放不下去,把能放进去的东西都装进坛子里,才雇了一辆牛车往大林村赶。

  每次回家必须要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

  有些妇人家里早早地没活干,都坐在大林村水井旁边聊东家长李家短。

  “哟!阮四丫头这是买了什么好东西啊?”曹寡妇说着就伸手往牛车上翻坛子。

  阮歆瑶抬手打了曹寡妇的手一下。

  “呀!曹大娘,不好意思啊,我还以为是偷儿呢。”

  曹寡妇讪笑:“瞧你说的,你曹大娘怎么会是偷儿呢?我这不是好奇你买了些什么吗?”

  “呐,这不是几个空坛子嘛。”阮歆瑶打开一个空坛子。

  “阮四丫头,你买这老些空坛子干啥呢?阮家给你们三房钱了?”

  “自然有用。还有这钱是我三房挣的,跟阮家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呵呵,你这俩包袱里面装的什么?鼓鼓的。”

  阮歆瑶皮笑肉不笑道:“一些碎布头,以前的旧衣裳穿不了了,打算补一补继续穿。”

  适时地卖一下惨,让人记住阮家对三房多无情。

  一个能装二十斤左右的坛子,在镇子上卖十文钱一个。

  这阮歆瑶一下就买了十个,就是一百文钱啊!一般人家谁没事买这么多坛子?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