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一章 杂音_外星代理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处置这类企业,东城区其实早有预案,无论是协商合资,卖断,还是债转股、挂牌拍卖,方案都是现成的,区别在于这个企业的估值究竟怎么定,是按照账面净资产还是重新评估;另外最重要的是工人如何处置。

  从东城区区政府来说,估值什么的其实不是重点,只要不被人诟病国有资产流失,估值高低其实问题都不是很大。关键是工人要妥善处理,东城区老工厂特别多,类似企业工人加起来数以十万计,全部都推向社会,这个相当不现实。

  如此数量的劳动力,靠东城区自己根本无法吸收,如果都推向社会,毫无疑问将极大影响东城区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些无法可想的工人一旦闹起来,别说区政府hold不住,就是市里、省里都会极为被动。

  所以,单纯卖厂对于区政府来说是下下策,关键是要通过工厂转让盘活企业,这样不但一方面政府有了GDP,一方面也可以将工人们妥善安排好了,那才是区政府最大的业绩。

  从凌丰厂财务报表看,工厂的财务状况其实已经相当糟糕了,现在银行负债俩亿多,账面上各种资产折旧下来大概一亿三千万左右,外面应收款三千万,应付款五千多万,500多亩土地使用权评估折价大约三个多亿,这个不是商业用地,价格比起能够盖商品房的商业用地来说价格当然要低得多。

  只是账面上的资产其实很扯淡,那一堆老旧的纺织加工设备,现在假如要折价卖出去,杜克怀疑能不能收回一俩千万来,而土地使用权基本上都变成了银行贷款的抵押品,所以从根本上说凌丰厂离资不抵债其实仅仅是一步之遥了。

  现在之所以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不过是政府苦苦为凌丰厂不断争取政策性贷款勉强支撑下来。可以说,政府为了凌丰厂这样的企业能够生存下来那是费劲心机,可是市场状况如此,这样下去只会让企业苟延残喘,让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增加罢了。

  杜克拿到林主任递过来的方案,粗略地看了一下后,对林主任说道:“我们先研究一下吧,回头有什么问题再找你商量。”对于林主任代表张区长发出的宴会邀请,杜克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

  不是杜克不通人情,实在是宴无好宴,在事情没有落实前,杜克不想给张区长更多的接触机会,免得到时候被挤兑得答应下来自己不愿意答应的事情。他自己清楚自家事,在这方面比起蔡思强、舒雅等人都要差多了。

  杜克将东城区的方案制作成为电子版本发到美国,让舒雅等人也看看,同时翻译成为英文让克莱门特也了解。从杜克的内心来说,杜克是倾向于买断方式,这样产权清晰明了,以后会少很多牵扯瓜葛,在操作方面要简单得多。

  可是杜克将这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