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九章 黄河以北,无人不晓马晋之名_杂家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神》如今在京城的名声自不必多说,上本光是在京城就卖了二十万,称其一句妇孺皆知,毫不为过。

  五月时,新华刚把六月发售《封神》的消息一放出,就立刻有无数书商跑上门,哭着喊着送银票。

  新华印的三十万本新书,除去预留自己销售的两万,其他全部放出,同时新华的工坊仍在继续印刷,保持供应自家书店或补充货源。

  不过据安逸的估计,三十万这个数据,估计和最终销售数据应该差不多,上下就是有浮动也不会太大。

  ………

  这次安逸不怕被打脸,因为整个书肆市场就在这,三十万书几乎把这个市场饱和了,不可能再多,除非继续开拓市场。

  如今以京城市场大约就是二十万左右,顶多略涨一些,但撑死不会超过二十五万。

  毕竟不谈文化普及率的问题,单是这一两银子一本的价格也不是一些人能负担的起的。

  所以很多人即便喜欢马晋小说,也多是宁愿等上半月,购买盗版。

  ………

  这也是马晋转战《杂志》的一个原因,毕竟小说市场已经开拓挖掘到顶峰了,剩下的只能慢慢耕耘了,而报刊杂志则不然。

  马晋给其定义的薄利多销的路子,其下个虽未确定,但绝对不会超过三钱,很大的可能性为两钱一本。

  京城乃龙庭之所,天子脚下,城中百姓多富裕,这样能够消费起这个价格的人又何止三十万。

  《杂志》又是半月一刊,一年至少二十四刊,马晋小说以连载的方式吸引人,持续性受益,其所产生的收益时间从如今的半个月扩大到一年甚至是数年。

  日积月累之下的利润,绝对比如今可观的多,而且最后连载结速,还可以刊集成册,发售精装收藏版,又是一项收益。

  甚至马晋想着,日后尝试能不能搞一些小说周边,就算条件不足,很可能利润微薄,但也聊胜于无,顺便还能扩大些影响呢。

  ………

  返回正题,前面京城小说市场二十万就几乎饱和,其他地方更是如此。

  别看和新华合作的书商遍布黄河以北,天津、河北、山东、关外等数省之地几乎都有新华的合作书商,甚至是江苏,河南,山西新华也有涉猎。

  看似声势浩大,但其实其目前能提供市场,加起来还不如京畿一地。

  除了小说传入时间过短,尚未形成风潮外,诸地分布太广,各书商各自为政,不利于开拓市场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穷。

  ………

  平常一省之地,人多地广,远远高出京城,看似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实不然,这里面大部分的地方和百姓,都是没有能力和心思去消费小说的。

  对他们来说,小说这东西,不管饱不管饿一点儿用处都没有,有那一两银子,给孩子置办两身衣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