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第 161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中经济园的奠基大典一结束,宋时便迫不及待地安排人在圈好的厂址上打地基、筑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板。他亲自提拔的石灰厂侯管事则在稍远些的地方带着人筑灰窑,他百里迢迢下凤翔请来的炼煤师父也在后方指点工人筑烧煤的煤窑……

  虽是四面开花、一齐动工,但南郑县查访出的流民足有四五百人之多,多半没有正经生理,或打短工、或做帮闲、或在布坊与人踹布、或在城外拉纤……甚至有不少乞食为生。朱县令挑着精壮的弄来给大人建园子,健妇来做饭、洗衣,剩下那些老人、稚子、身有残病不能干活的,便送进养济院、慈幼庄暂养。

  只是那养济院一年拨款也不多,猛然多添了这些人进去,衣食柴炭都有些供应不上。

  朱充听着本县养济院管事的为难,思前想后,决定去寻了宋大人想法子——

  他可听说马同知筹善款那回,底下的大户富商捐得如金山银海一般。后来宋大人在经济园奠基典礼上当场收徒,眼见的那些家长又恨不得把建书院的银子当场捐出来,想来府里存银正多……

  县里财政艰难,这些流民又不能不管,他这县令没办法,只得向大人哭一回穷吧!

  他下了决心,收拾了养济院的帐目,带上那管事去府衙求见宋大人,请他给养济院拨款子:依如今养济院的标准,成人每个每月应予三斗米,薪三十斤,冬夏布各一匹,小儿给三分之二。他们如今将流民也纳入救济目标,够得上收入养济院标准的足足添了近百人,原先拨的银子远远不够了。

  朱县令也才做了不满两任知县,之前梳理流民已经耗尽了他的心力,再叫他筹银子,实在不是他能做到的了。

  他真的拉下脸来苦求这位比他年轻十几岁的大人:“望府尊大人看在下官与桓佥宪同年中第的份上,支给这笔银子。”

  宋时含笑安抚他:“朱兄放心,这是本府叫你收拢的流民,岂会只要县里担着开支?本府明日便批条子,你叫南郑县户房来支银便是。”

  他提笔在会议记录本上记下这档事,叫门子把新的花名册送往户房,叫书办重做养济院档案,算出该拨柴、米、布料、棉花数量。

  他安排好这档事,又问朱县令:“朱兄可问过这回收入院中的流民中,残废者、重病不能自理者、七十以上老人与十六以下幼童各占多少?”

  朱县令虽看过档案,却也记不清数字,便叫管事上来回报。

  既有专人来回事,宋时就不只问流民中人,改问起了整座养济院的人员比例,配备的管事、雇工人数,又问他们平日安排院中收养的孤老做什么活计贴补生活。

  那管事哪敢当着他的面说出院里让朝廷拨银子抚养的人接外活赚钱的事,忙指天誓日地向两位大人保证,他们一分银子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