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章 “稻田”伏击(五)_抗日之陆战狂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稻田,这里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哪有稻田啊?”王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种赶羊方式的伏击战,并非常凌风异想天开的首创。在后世的越战中被越南游击队广泛地运用。越南在美军必经的一片稻田里做起了手脚:挖陷阱,埋竹签、地雷,撒铁蒺藜,有人甚至把家里打猎用的捕兽夹子也拿来安放在稻田的水面下。而越南游击战士就埋伏在附近的稻田里。他们嘴里衔着一根透气用的稻管,连头带脚都藏在稻田的水里。离稻田稍远的树林、山包等易于隐蔽的地方埋伏上重机枪火力。

  一切预备停当,只等美军“入瓮”。美国大兵拉成一条线,鱼贯走在窄窄的田埂上。一般最前面是手持探雷器的工兵,他们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前进道路上可能埋藏着的地雷。在一片开阔的稻田地,除了地雷这里似乎藏不住别的什么。

  然而,美军队伍走到稻田中间时,远处的便打来一排重机枪子弹。突遭袭击,美军士兵们本能地跳进稻田,以田埂为掩护,向子弹飞来的方向还击!但本能正确的事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争先恐后跳入稻田的美国大兵撞进了游击队布置好的“口袋”里。有人被竹签、铁蒺藜扎伤了手脚,鬼哭狼嚎地在泥水里翻滚;有人踩中了地雷,惨叫一声就被炸上了天;还有人掉进了陷阱,一声不吭地就没了影。游击队布置的武器虽然原始,但却威力惊人。瞬间,美军士兵就会伤亡大半。这样“土里土气”的伏击不仅会给美国兵造成肉体上的杀伤,还让他们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折磨。美军称其是名副其实的“魔鬼伏击”。

  常凌风当然不会和王成说这些是越南游击队伏击美军用的,而是说成了南方游击队伏击鬼子时使用的招数。

  一路上,王成饶有兴致地听着常凌风讲述“稻田”伏击,心中对常凌风的敬佩不由地又加重了几分。

  常凌风侧过脸对着王成道:“你觉得这次伏击能够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王成长长地舒了口气,说道,“在用足够火力封锁车头和车尾区域的同时,又将藏在卡车后面的鬼子往他们认为是足够安全的排水沟里赶。”

  常凌风淡淡一笑,若有所思的看了王成一眼。

  常凌风在据点上的火力配置就是为了压缩鬼子的生存空间,无疑在当时的鬼子们来看,排水沟有路基作为遮挡,可以说是个简易的战壕了,躲在这里面肯定比在卡车后面要安全。但是谁曾想到排水沟是被常凌风他们精心设计过的,而且是这次伏击战中为鬼子准备的“大餐”,几乎一下子就使一半的鬼子丧失了战斗力。其实打伏击就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一方觉得这地方肯定没有埋伏,但另一方却偏偏抓住你这个想当然的心理,就在这地方埋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