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三人_我来做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苦不堪言。我哪里知道你有没有坐在正阳门后六部衙门里主事?

  譬如:周延儒、温体仁现在都是礼部尚书。但真正管着礼部事务的礼部尚书是何如宠。

  “臣等遵旨!”

  一行人纷纷答应下来,簇拥着天子往正阳门后的通政司而去,邸报就设在那里。

  崇祯有感于法华寺所在的教坊司分司,再去看周延儒、温体仁,当然是有缘故的。

  对他而言,银子永远都是不够用。粮食到手,今年进京勤王的军粮也就有了。接下来,就是要整顿舆论、整顿言官!

  在大明朝,舆论传播主要靠两张嘴。第一,名妓的嘴。第二,读书人的嘴。

  在京师,名妓当然尽在教坊司中。在南京,名妓当然都在秦淮河上。

  而要管住读书人的嘴,一个得靠邸报去引导舆论,这个是周延儒在管。还有一个,得整人!

  明末的那帮言官太猖獗,不整是不行的。这个要靠温体仁这个大奸臣: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

  …

  八月中旬,朝廷派内臣前往苏州起复钱谦益至京中为礼部右侍郎,官复原职。

  稍后四五天,也就是崇祯带着周延儒、温体仁去少府观看粮食竞标后,朝廷再派人前往南京召给事中陈尧言至京中参加“忠君爱国学习班”。

  南京给事中陈尧言就是上奏章弹劾吏部尚书王永光是“珰孽”的那个言官。

  崇祯当时把这奏章甩在前阁臣李标的脸上。这是一封妥妥的党争奏章。

  在明朝时,南北往来,最便捷最通行的方式就是走京杭大运河。钱谦益和陈尧言两人于九月十二日,恰好在大运河上的重镇扬州遇到。

  时年四十八岁的钱谦益虽然热衷于当官,但在文学上的名望渐隆,所以圣天子时隔十月便重新起复他,他依旧是从家乡优哉游哉的缓缓启程。

  相比之下,陈尧言的机遇就要苦涩得多。他此时也是天下名人。一封奏章,引得天子御批:阉党尽在逆案中除,百官不得再以阉党余孽为由攻讦。

  天下还有没有珰孽?这个问题在江南是不用再说的,肯定有!矿监还在江南肆虐呢!而陈尧言要参加的“忠君爱国学习班”似乎不好。所以,士林舆论都在捧陈尧言。

  扬州盐商们为少宗伯和陈给谏租赁了一首大船,往京中而去。

  出发的第一天晚间,明月高悬,江天一线。钱谦益请陈尧言到他的小客厅中喝茶。

  貌美的侍妾婷婷袅袅的奉茶上来,钱谦益伸手示意,笑着道:“汝则请用茶!”

  大明固然是重言官。但陈尧言科名比钱谦益低,身份、地位更低,连忙作揖行礼:“谢老大人。”再坐下来。

  闲话两句,钱谦益便问道:“汝则,这个忠君爱国学习班是什么名目、章程?”

  陈尧言苦笑一声,“细则下官也不知道。只知道由礼部尚书温体仁担任教谕。”

  钱谦益心里就像浇了一盆凉水一般。他在去年被罢官的两个死对头是:周延儒、温体仁。

  如今一个掌邸报,一个掌学习班。全部都是礼部尚书。那貌似他这次去京中,似乎处境不大妙啊!

  和陈尧言聊了一会儿官场、诗文,钱谦益送客后,立即写了一封信给他的门生礼部给事中瞿式耜,第二天一早就派身边的随从轻舟往京师而去。

  …

  …

  巩永固,字洪图,北直隶宛平人。十九日,都城陷。时公主已薨,未葬,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系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污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

  ——《明史,列传第九,公主》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