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0章 莽古尔泰之忧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妥协和让步。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努尔哈赤生前都未能打破的察哈尔-明国包围圈,居然在黄台吉登基后不久就自动解散了。

  林丹汗不趁着努尔哈赤去世,后金国内政局不稳的状况收复失地,反而主动率部西迁,为后金让出了通往漠南蒙古的通道,也是通往明国西北边境的通道。而明国年轻的天子,也在这一年忽然去世了。

  这两件事的连续发生,不但让后金获得了度过汗位交接期所需的时间,更是让后金莫名就拥有了独占整个辽东地区的有利局势。而因为才德冠世的继位大汗的黄台吉,更是借此赢得了极大的政治优势。

  要说莽古尔泰没有后悔,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所以愿意退让,是做好了应对后金最为险恶的局面,而不是这么轻松的让黄台吉赢得后金的军心和民心。这完全是老天在帮黄台吉作弊么?

  如果早知道林丹汗会西迁,明国天子也命不久了,他是说什么也不会这么轻易的让出大汗的宝座的。搞得现在,后金国内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都在私下传言,说黄台吉果然是天命所归,否则怎么会一登汗位,而后金国两大强敌就出现了状况了呢?

  莽古尔泰只能哑口吃黄连,把一腔怨恨都朝向了大贝勒代善。要不是这个兄长出幺蛾子,黄台吉怎么可能越过他继承汗位?

  不过到了天聪三年,莽古尔泰却又不得不放下对于代善的怨恨,准备同这位大贝勒和解了。无他,全是因为黄台吉的势力发展的太快了,仅仅不到3年功夫,位列四大贝勒之末的黄台吉,已经可以抗衡其他三大贝勒,开始领导后金的国政了。

  努尔哈赤对于黄台吉这个儿子并不怎么重视,黄台吉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皇子排位而得到了正白旗18个牛录,这个实力在八旗中仅高于15个牛录的镶白旗。

  而且黄台吉出生于万历二十年,虽然参加过后金立国最重要的萨尔浒大战,但并不是一路大军的统帅,而之后也没有什么重要战役中独自领兵作战的经验。只有天命十年,同兄长阿巴泰率5000精骑驰援科尔沁,解了林丹汗对科尔沁部之围,算是一个重要的功绩。

  总的来说,黄台吉在战功上是无法和前面几位兄长,特别是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相提并论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三人会认为让黄台吉上位,对于三人的权势会更无害一些。

  更何况,在黄台吉继位之前,三人还逼迫黄台吉立誓:不能随便没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录,即使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能在本旗内分配给其他领旗贝勒。

  在莽古尔泰看来,只要正蓝旗还在自己手里,他就不用惧怕一个没有什么战绩,也没有多少实力的大汗。但是,仅仅过了不到三年,他就意识到自己简直错的离谱。

  后金大汗黄台吉和后金国四贝勒黄台吉,肯定不是同一种生物,如果有人现在询问坐在大帐内谈话的代善和莽古尔泰的话,一定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继承了大汗之位的黄台吉,从登基开始就展现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政治才能。黄台吉于天命十一年九月于沈阳即任后金大汗之位。当月就连续下了数道谕令,其中最为重要的几条是。

  一、满洲、汉人,毋或异视,讼狱差徭,务使均一。贝勒属下人,毋许边外行猎。市税为国费所出,听其通商贸易,私往外国及漏税者罪之。

  二、令汉人与满洲分屯别居。先是汉人十三壮丁为一庄,给满官为奴。至是,每备御止留八人,馀悉编为民户,处以别屯,择汉官廉正者理之。

  三、设八固山额真,分领八旗。

  这三条政策,一是废除了努尔哈赤时期对于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正式把辽东的汉人也纳入了后金的人口;二是满汉分治,相当于直接削弱了各旗的实力,并拉拢了后金国内的汉官;三则是剥夺了八旗旗主对于八旗的直接控制权,从而分化了八旗内部对于本旗旗主的效忠心。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