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吾有三策绕晕你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蒲离卜笑开了花,“出钱粮私兵”不仅可以解决城中守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关键是“出钱粮”啊!

  “将军言之有理!”

  吴用懒得和这贪婪的蠢货一般见识,补充道:“此上、中、下三策并非孤立,将军可择一而行,亦可同时施行。”

  “对!有道理!”

  屋内的火盆烧得很旺,蒲离卜吃饱了,本就肥硕的身体有些热了,靠在椅背上,掀开衣袍,大手满意地摸着肚皮,心里琢磨着上、下两策一起用,既得朝廷好处,又收大户钱粮。

  不对!自己还可以更大胆一点,上、中、下策一起用,得了大户的钱粮和私兵,再向朝廷报个利用官府库存钱粮募兵,哈哈哈,不错、不错,吴先生果真是我的好智囊!

  “将军?”

  吴用见蒲离卜眼神迷离,面带奇怪笑容,不知想些啥,似乎神游天外,乃提醒道。

  “啊!”

  蒲离卜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坐直,狠狠地搓了把脸。

  “哈哈,听了先生刚才这番话,本官之前的烦恼全消,想到开心事,一时有些走神,让先生见笑,见笑了。”

  吴用以扇抚胸,道:“无妨!卑职接着讲?”

  “嗯,先生请讲。”

  吴用接着道:“近、中之计,只能解眼下之危,但以卑职之漏见,高永昌此人空有野心,却无半点大局观,其人据辽阳自为,最终只会为女直人做嫁衣。”

  “令料定,辽阳府多则一年,少则数月,必为女直人所破,届时,苏州将处虎口之下,将军还是应该早做准备,所谓远计,亦不远矣。”

  蒲离卜大惊,问道:“先生,为何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吴用手中羽扇指向北面,道:“高永昌轻取辽阳府,又收东京道诸州县,看起来势不可挡,其实不过是利用了国朝接连败绩,辽阳直面女直人兵锋,人人自危的形势。”

  “其人能暂时得势,和渤海人受国族压迫并无多大的影响,反倒是国族宽待渤海族,许其族保留军队,才为今日之祸埋下了隐患。”

  吴用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其人生于宋地,昔日并未觉得汉人多有甚好处,在辽国待了几年,才切身体会到契丹以小族立大国的无力。

  即便是渤海国这种立国两百年的国家,只要不是蛮荒难以立足之地,一旦被汉人的王朝吞并,最多几十年,就能让其去根忘种。

  辽国这种统治种族占人口少数,其余诸部均保留本族军队的情况,更像秦末之时,真正导致天下大乱的,并不是秦国的“暴政”,而是六国故地残留未尽的贵族势力。

  高永昌这种打出恢复旧国旗号的人,就好比项羽、赵歇、田荣、韩成、韩广之辈,固然能风光一时,最终却只会为王者驱。

  这一历史观当然不是吴用能够想到,徐泽当初与其探讨秦末之乱时,说出这番话可是让他心服口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