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农司米大人的认可_空间存千亿物资,后娘带崽去逃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人想着怎么找证据,证明顾邵是个欺下媚上的奸臣,但大农司米大人跟这些人不一样。他出身农家,考上功名之后,不擅长尔虞我诈,但他擅长种地,而且刻苦钻研。

  在朝堂上的时间,远远没有他在地里的时间多。

  在大周朝廷,他在农事上的见解,他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他满心火热地寻找红薯,但眼睛落在正在晾晒的稻谷上,眼露惊愕,赶紧上前,然后从地上捧起来一把稻谷,仔细观察。

  “颗粒饱满,就不知道稻谷上有多少稻粒?”大农司小声嘀咕,心里对稻谷的好奇,甚至超过了红薯。

  稻谷的产量比小麦高,而且在南方还能种植双季,因此大周现在最重要的粮食就是稻谷,反而小麦降为第二,因为小麦种植时间长,产量低,但因为适合冬天种植,故而能跟水稻错开种植,不过南方也有人冬季种植油菜。

  这时候,刘大人从后面的衙役手里拿过来一个匣子,递给大农司,“米大人,因为稻谷成熟之后,不能耽搁,故而下官让人采集李家村的稻谷,跟其他村子的稻谷对比。李家村的稻穗不仅颗粒饱满,而且每穗的稻粒高达一百六十多,每株水稻能分出来七到八个稻穗。”

  大农司听到这话,颇为震惊,他去年让人从全国挑选大的稻穗才不过九十六粒,而且每株最多分出来五个稻穗。

  李家村的稻谷,比大周往常的最好的稻谷数量高很多,差点翻倍了。

  “刘大人,此言可当真?”大农司震惊,心里盘算这一季李家村大约能收获多少稻谷。

  刘县令亲自数过,当然确定,“米大人,本官此话属实。这李家村的稻谷都已经收割完毕,米大人不能看到长在地里的水稻,但可以通过称量李家村的所有稻谷,测量他们村里所有的稻田,以此就能算出来亩产。即使米大人就算不称量,本官也会做。这么好的稻种,本官还想高价收购,然后大力推广让治下其他百姓种植。”

  大农司米大人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这个方法虽然笨一点,但也准确。经过本官的推算,这李家村的稻谷产量,是其他村子稻谷一季产量的两倍,甚至还多。”

  县令刘大人心里火热,他猜测两倍还多。

  不管了,过两天等到柳娘子家的稻谷全部晒干之后,就能称量了,可以得到准确的数字。

  “是,下官猜测也是如此。”县令刘大人应下,心里雀跃。

  那些老大人,学问很高,虽然认识五谷杂粮,但对种田并不在行。因此,他们看到这些稻谷,并没有太多感触。

  钦差顾大人深受陛下宠信,并且代天巡视天下,尤其是在江南这一块,尤其重视。

  北方容易干旱,蝗灾,南方虽然也会出现洪涝,但次数相对较少,而且粮食产量很高,因此逐渐成为大周的粮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