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章 缺人_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允熥稍微有些意外,还真的是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枕头啊。

  按照锦衣卫那边的说法,安南那边也有不少火器。此前安南和占城这对世仇互相攻伐的时候,军中就有不少火器。

  这一点朱允熥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他不认为只有中原王朝才有火器。蒙古大军纵横亚欧的时候,可不只是靠骑兵,也有不少火器的使用。

  对于黎元澄的能力,锦衣卫的判断也是擅长制造火器,有不少奇思妙想。只不过碍于安南的实力和技术,有些火器不成熟。

  这就是好事情了,安南的火器技术不成熟,到大明来和那些能工巧匠一起探讨,说不定可以将奇思妙想直接实现了。

  回去,黎元澄肯定是别想回安南了,只要他有用,大明就会热情的将他留下来。

  再说了,这黎元澄的父亲不是想要篡国么,黎元澄就留在大明作为质子,这也算是有先例的。

  严震直刚求见,朱允熥就召见了。对于这位工部尚书,朱允熥是非常欣赏和认可的。

  严震直直接开口说道,“殿下,朝廷若是在天津设卫筑城,当疏浚大运河。”

  朱允熥稍微有些纳闷了,“严尚书,你该知道陈瑄已经在奉命疏浚运河。不少役夫、工匠,也是你工部调的人。”

  严震直当然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来叫苦了,“殿下,就是因为疏浚大运河用人太多,加上朝廷在兴修水利,工匠现在有些不足。”

  朱允熥好整以暇的看着严震直,问道,“别卖关子了,说说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

  严震直直接回答说道,“殿下,应天府城墙、皇宫也修建完成了,这些工匠是不是该调去他用?”

  在三十年前,老朱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然后改称应天府。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在不断的修筑城墙等等。

  也是在那时,老朱命刘基等人卜地定作新宫,精通堪舆术的刘基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

  征发军民工匠二十多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

  前几年才基本完工,整个过程历时二十六年。但是这单纯的是指皇宫部份,应天府的城墙等等还是在不断的铸造,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应天府到底不同,不过现在主城基本建好。留下极少役夫,其余你看着安排。”

  严震直还是有些为难,不过还是说道,“殿下,这样只怕还是缺些役夫。若是再给臣五万人,想来应该是够了。”

  “五万人?”朱允熥吓了一大跳,“这该服徭役的都在服役,天下罪囚也都被押解着筑城、挖渠。五万人,我在哪给你去找五万人?”

  别看朝廷现在可以轻松的调动十万大军,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是职业军人,是各地的军户,调动起来自然不难。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