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5章 恢复气力_鹅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春耕结束后,长安大学散去的青年、少年陆续集结、返回。

  诸葛瑾如往常那样,早起洗漱后带着饭碗,与其他士人、求学少年排队打饭。

  各处再紧张,长安大学的伙食依旧优先供给。

  只是不再是全额给口粮,只有七成口粮与野菜。

  一碗浓稠粘牙的黍米粥,两个野菜团子,就成了诸葛瑾的早餐。

  对一个少年求学士人来说,这样的早餐勉强能饱;对诸葛瑾这样的成年人来说,明显不够。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关中,你就是拿钱去买,买到的高价米又能够你吃几天?

  反正早晚两碗黍米粥,四个野菜团子足够保证他不会饿死,不会饿死,安全有保障,这已经比其他地方强太多了。

  清晨天气晴朗,阳光晒在身上反倒有些刺痛。

  诸葛瑾站在路边吃早饭,左手端碗并捏着一个菜团子,右手握木勺手心夹着菜团。

  木勺挖下一块黍米粥团送嘴里,再咬一口菜团,这样吃比较有滋味。

  不止是诸葛瑾,各地来的士人都是类似的吃饭姿势。

  食堂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士人们又忙着抄录六经,有吃有睡的地方就行了。

  很多人最终还是要离开这里,返回家乡经营家业。

  而王粲又不用站着吃饭,所以开春以来食堂区域依旧没能破土开工。

  诸葛瑾吃饭时严畯也端来新打好的饭菜,严畯不顾形象坐在地上用饭,对蹲在身边的诸葛瑾说:“子瑜可是有個兄弟叫做诸葛亮?”

  “正是,我二弟、三弟与小妹跟随叔父前往豫章赴任,怎么你听说了我二弟下落?”

  诸葛瑾情绪稳定,当年他要照顾患病的继母,还要操持家业;徐州又乱糟糟的,叔父又成了豫章郡守派人来接,经过家里一番讨论,才让年龄较小的诸葛亮几个人先走。

  但诸葛玄很快被其他人击败,诸葛瑾本以为诸葛玄会寄居于江东。

  于是官渡大乱期间,诸葛瑾才带着乡党乘船南下,随后周游三吴,却始终没找到诸葛玄的下落。

  虽然诸葛姓氏比较独特,他也听过荆州黄家女婿叫做诸葛亮,但字孔明……这让诸葛瑾觉得自己弟弟一个外地人,不可能成为黄家女婿、蔡家外女婿。

  诸葛亮的字,又跟最初约定的不同。

  加上钱财耗尽,乡党已经在江东扎根,诸葛瑾也就息了去荆州探查的心思。

  严畯见诸葛瑾反应平淡,就直接说:“我刚听几个人说起这位诸葛亮,说他是鹿门山庞德公的门下高足,号卧龙居士,与荆州庞士元并称卧龙凤雏。他已入仕幕府,最初是司金从事,前日迁为京兆都尉,行商雒令。”

  “我知道他,年龄、姓名相近,不太可能是我二弟。”

  诸葛瑾说着吃掉最后一点菜团,咽下后对严畯说:“我听说金简书范本石碑再有两三个月就能凿好,准许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