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章 奇异的放射性物质_龙巢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行伸出了爪子,猩红的血液,从他爪尖凝聚出来,随着他的动作,一只如同软体动物一般的蓝血血龙,在海中蠕动着形成。

  在形成之后,这只看上去仿佛蛛网、仿佛血管一般的生物,不断地摆动着躯体。

  地行就这样注视着它的动作。

  基因和躯体的关系,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说,基因就是图纸,躯体就是完成品。

  基因分布在大多数细胞之中的好处,是——

  假如说,有那么一个机械,它的图纸内置,就算损坏了一个,损坏了一片,损坏的了一大部分,但只要有完好的,就可以通过其他未被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按照图纸设计图,进行制造和修复。

  从这点来说,基因这种全身都有分布的“图纸”,好处是容错率。

  但是,众所周知,演化是“凑合着能用”、“这里可以省”、“那里可以加”,在一定范围内有着十足弹性的。

  地行望着那只蓝血血龙的躯体摆动。

  它,是地行以那些受到影响的器官部分的基因作为模本编译、复制、产生出来的。

  它也没有具体到“检查图纸完整性”的机能。

  当然,如果有演化出这种机能,虽然能够减少出错,但是,也会造成“不合格的不能编译”。

  某种程度上说,会减少演化的多样性。

  不过,这些问题,在面对核辐射的时候,都几乎无法抵抗。

  地行用巨大的,之前刚刚长出翼膜的手爪抓住了它,将它捧在右爪。

  如同在水池游掠一般,这只小东西本能地摆动着躯体,完全没有任何像是受伤的样子。

  但是,对于熟悉它的地行来说,怎么看,都觉得它有点怪异。

  ——“畸形”。

  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人,或许会通过“大就是强”的朴素认知,认为有两质子两中子的α射线破坏性更强。

  从链式反应的角度来说,的确——

  众所周知,各种物质元素,实际上就是由不同数量的质子、中子、电子组成。

  碳元素,一个碳原子,6质子,核外6电子,中子,可以从几个到十几个。

  硅元素,一个硅原子,14质子,核外14电子,中子,从几个到几十个都没问题。

  其他元素地行不清楚,但是化学物理课上最常见的那些,他还是大致记得的。

  同样都是碳和硅,只有特定数量的中子的同位素,才能够持续稳定存在。

  把α射线的两个质子和中子,放射出来的物质原子,就直接变成了另一种元素。

  暂且不谈硅元素能不能往外崩射线,假定它能崩,崩个四次,它就成碳元素变成了硅元素。

  碳元素也一样,如果它能接受粒子,那么它收个四次,就会从碳元素变成硅元素。

  那些不稳定的放射性物质,那些放射性金属元素的链式反应,如铀之类的,可以理解为慌乱情况下的大踩踏(.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