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46 章 节点(六)_大国小鲜(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国谈判,听上去高贵典雅,实则与商贩讨价还价无甚区别,无外乎一方想多要,另一方想少给。

  到了这一步,图穷匕见,什么斯文体面,统统不作数。

  当然,谈判桌也是可以讲理的地方,拳头就是硬道理。

  大禄使团提出的条件不亚于狮子大开口,双方都知道交趾不可能不还价。

  但什么时候还,还到何种地步,颇有文章可做。

  论及国力,交趾自然没有与大禄平起平坐的资格,它所依仗的不外乎两点:

  其一,大禄刚吞并蒙古,便如正在消化之中的猛兽,难免懒怠,纵然有猎物自眼前过,也不屑于出击;

  其二,交趾地形、气候得天独厚,难打。

  中秋宴上,双方不欢而散,陈芸立刻紧急召集内阁议事。

  交趾受汉学影响颇深,陈芸本人又曾亲自出使过,如今的朝廷格局处处效仿,俨然就是大禄的翻版。

  “陛下,那使者如此放肆,简直视我交趾如无物!如何能应?”

  说话的阁员五十多岁,姓陈名功,乃女帝陈芸的族叔,如今皇室权臣代表人物。

  “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张颖素来瞧不大上陈功,也知道他的存在,多半是制衡自己这个“混血杂种”来的,“义愤填膺谁都会,三岁顽童尚会吐口水,何用之有?眼下最要紧的,是能否使大禄让步,再者,否能谋求更有利于我方的条款。”

  两国交战,非同儿戏,岂是扔几句气话就能化险为夷的?

  若非如此,早在前番他被人下毒时便开火了!

  如今大禄五千多兵马就在都城外,南部港口还停泊着一队战舰,不放血是不可能的了。

  陈功被当面抢白,面上涨红,瞪着张颖的目光不善。

  张颖却不理他,只巴巴儿等着陈芸的回复。

  二人鲜明地代表了当下交趾朝中的两种态度和反应:

  消极不合作,只知道嘴上骂骂咧咧,是战是和,完全没有任何可行的主张;

  迫于形势,必须答应,为交趾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但必须讨价还价。

  陈芸眉头紧锁,想法与张颖无异。

  西部吴哥一直蠢蠢欲动。而东南两面,又已经被大禄的水军和战舰封锁,北方自不必说,紧邻大禄之云贵、广西……

  当下交趾内虚,多年内战和瘟疫导致元气大伤、士气低迷,军队和百姓都不愿意再打仗。

  内忧外患,此为强弩之末,若马上与大禄交战,吴哥必然乘虚而入,与大禄军队呈合围之势,四方同时向内收拢,交趾必左支右绌,覆灭只在顷刻之间。

  然大禄开出的条件太过苛刻,无论如何也无法全盘接受,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两国不断试探,如何取中一个度。

  故而陈芸直接忽略陈功的抱怨,与众人分析起大禄的要求来:

  “白银和稻米这两样很合理,只是他们为什么想要林场?又为何要

  开通商口岸?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