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三三章 面见赵可桢_潜行193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非叛逆,自然在我的保护范围之内。”

  “好,方站长,我有点喜欢你了,”赵可桢的表情有点复杂,“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我有的时候也在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你们是叛逆,”耿朝忠的表情也有点复杂,“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靖,谈何抗日。”

  “叛逆吗?”赵可桢苦笑,“我记得,曾经我们的关系很好。”

  “那是曾经。”耿朝忠只说了四个字。

  “方站长也是黄埔毕业吧?”赵可桢似乎换了个轻松的话题。

  “是。”耿朝忠的回答依然很简洁。

  “黄埔前四期的教官,绝大部分是共产党人,”赵可桢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我记得,当年从北平去黄埔的学生,我还是面试官之一。”

  “北伐的时候,你们有功劳。”耿朝忠叹了口气。

  “是有功劳那么简单吗?”赵可桢呵呵一笑,笑容里有点悲色,“丁泗桥,贺胜桥,北伐的哪一场关键战役,不是我们共产党人敢死队冲锋在前,华阳道不是我们共产党人,你们那个委员长,能活到现在吗?”

  耿朝忠沉默不语,赵尔笙也在静静的倾听,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说起往事。

  “委员长也没有难为救他的人。”耿朝忠又叹了口气。

  “算了,不说这些了,”赵可桢摇了摇头,“我想你清楚,是谁对不起谁。”

  “赵先生如果没事的话,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耿朝忠岔开了话题。

  “嗯。”赵可桢找了个胡同,停下了车。

  “再见。”耿朝忠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爸爸,周协理是黄埔军校毕业的?”看着耿朝忠的背影,赵尔笙问道。

  “是啊,黄埔军校,呵呵,黄埔军校。”赵可桢苦笑了一声。

  “我听说,黄埔军校里的学生,都是能文能武的高材生。我去上海的时候,听人说,很多女学生都想嫁给黄埔军人。”赵尔笙眨着眼睛说道。

  “你听谁说的?”赵可桢回头看了女儿一眼。

  “报纸上说的啊!”赵尔笙回答。

  “你长大了,嫁谁都好,就是别嫁军人。”赵可桢面容有点严肃。

  “为什么?现在都说,嫁给军人是荣誉。”赵尔笙有点不以为然。

  “因为,军人.......”赵可桢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耿朝忠在路边切了两斤杂碎,用油纸包了,拎着慢慢走。

  赵可桢显然是想争取自己,否则根本不会对自己说这些。

  但自己当然不能告诉他,两人都是同路人,甚至,王剑秋都是在自己的保护下才得以生存。

  还有那个小姑娘......

  耿朝忠不知道赵可桢为什么还把她留在这里,按照纪律,一旦身份泄露给家人,那是一定要酌情转移的,还把这个小姑娘留在这里干什么?

  赵可桢不头疼,自己头疼啊!

  走了几步,来到了王剑秋的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