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市舶司停罢的危机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件简单的房子问题,竟然成了谋反问题?难不成就让内城一直荒废着,如此好的地段,不利用起来怎么行,就因为一个死成渣渣的张士诚,什么都不干了?

  “你无其他心思,但要你命的人有其他心思。我来的路上,遇到了御史张度,他出现在这里,想来有陈宁的授意,你要小心谨慎为上。”

  张度??

  魏观皱了皱眉。

  张度的官评并不差,他为人清廉,秉公办事,几次上书弹劾开国勋贵,不畏权贵,算得上是一个厉害御史。但与此同时,他确实也与陈宁关系颇近,而自己与陈宁的关系,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詹同起身,对魏观继续说:“若是你不在了,这里再出现一个陈烙铁之类的官员,这里的百姓可就真的没活路了,话说到这里,你应该清楚该怎么办了吧?”

  魏观深施一礼,对詹同道:“多谢同文兄提醒。”

  “谢我?呵呵,那可就谢错人了。”

  詹同见魏观并没有固执,欣慰地笑了。

  魏观疑惑不已:“不谢同文兄,还能谢谁?”

  詹同摇了摇头,终没有说出顾正臣的名字,虽说这件事是顾正臣的功劳,说出来有利于魏观与顾正臣结好,日后朝堂上有个照应,可这件事同样存在着风险,倘若出了事,魏观点出了顾正臣的名字,那顾正臣恐怕也就完了。

  出于对顾正臣的保护,詹同选择了隐瞒,转而说:“这其实是一个机会,一个反击陈宁与政敌的机会……”

  两个时辰后,詹同上了船,坐在船舱里听着不远处的琴声,端起一杯清茶,低声喃语:“愿苍天保佑苍生与贤臣……”

  潺潺的溪流被突兀出现的石头挡住了去路,只好转了个弯,从石头一旁流淌过去。

  句容。

  顾正臣铺开纸张,心事重重。

  张希婉轻柔地研磨,见顾正臣情绪低落,便问道:“还在想市舶司的事?”

  顾正臣靠在椅子上,叹息道:“太子让秦松带来话,说市舶司的问题不小,不仅连年没有半点收益,还出现了大量亏空。”

  张希婉盈盈一笑:“朝廷薄来厚往之策已行多年,能有收益才是怪事。”

  顾正臣苦涩不已:“没有收益并不紧要,可现在棘手的问题是,泉州市舶司提举魏洪上书,直言海外贸易误国误民,建议封禁大海,甚至将矛头对准了沿海地区的百姓,说百姓与海外之国勾连,有成为海盗之嫌,要求朝廷下严令,彻查百姓私自出海之事,以重刑加以处置。”

  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朱元璋下令停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录,但现在,顾正臣可以肯定,市舶司的上书与海寇问题,很可能是促使朱元璋下决断的关键原因。

  魏洪!

  顾正臣根本就想不起来大明有这么一号官员,兴许他连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