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七章 逃荒的农民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搬迁县衙?

  詹同微微皱了皱眉,深深看了看顾正臣:“顾知县这话,似乎另有所指啊。”

  顾正臣笑了。

  昨晚上还愁得睡不着觉,苏州知府魏观毕竟是一个了不起的为百姓做事的官员,能做到大明政绩第一,有他真心实意的付出,若只是因为他问心无愧的“以工代赈”,被人抓住把柄砍掉脑袋,着实令人心寒。

  兴许是天不绝魏观,竟然在此时送来了詹同!

  詹同和魏观是熟人,而且还是很熟的那一种人,因为他们两个在早年间,都是起居注。

  没错,这两个就是记录老朱一言一行的文臣,当然,后宫那点事不是他们两个记录的,找他们爆料也不合适。

  后来詹同和魏观,都被朱元璋派去循行天下,访求贤才,至于这两个人弄出来几个所谓的贤才,顾正臣并不知道,但詹同和魏观惺惺相惜,私交不错是确定的。

  “吴琳走时,可是多次提起过你,我致仕返乡,虽不途经句容,可还是想来看看。”

  詹同坐了下来,提起吴琳。

  顾正臣很感激老尚书吴琳,在与张希婉成婚之后才知道,岳父张和之所以爽快地答应婚事,就是因为吴琳在顾家求亲之前说起过自己。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吴琳是顾正臣与张希婉的“媒婆”。

  “也不知吴尚书如何了。”

  顾正臣寒暄。

  詹同品了一口茶,呵呵笑道:“他啊,刚回黄冈,就得了个新称号,名为赤足尚书。”

  “哦?”

  顾正臣饶有兴趣。

  詹同看向詹徽,詹徽知道父亲说多了话有些疲惫,便主动代劳:“顾知县,吴老尚书在今年年初致仕之后,便在家乡以种田为乐。然陛下多疑,便派天使暗访黄冈。天使到了之后,找寻吴琳住处,见到一个老农,戴着草笠,坐在一只秧马上,赤着脚,正在水田中起秧,以为是个老农,便上前打听吴尚书家在何处。”

  “谁知那老农看了看天使,直言道:我就是吴琳。天使大为吃惊,如何也想不到赤脚种田,手法熟稔的老农竟是赫赫有名的吏部尚书。在天使返回金陵之后告知陛下,陛下嘉叹不已,说其是赤足尚书。”

  顾正臣哈哈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吴琳这个赤足尚书好得很,至少保了晚年。

  但此事也揭露出了一点,朱元璋的疑心病相对以前的时候,似乎严重了不少,要知道吴琳是吏部尚书,一个文官,还是一个致仕之后没什么影响力的老人,他能有什么图谋值得老朱在意的?

  实在是没有派遣天使暗访的必要,可偏偏老朱做了。

  顾正臣含笑接过话茬,看向詹同:“我是吃饭知县,他是赤足尚书,詹尚书打算做个什么尚书?”

  詹同哈哈大笑起来,直靠在椅子上笑了个痛快:“好一个顾正臣。”

  詹徽很少见父亲如此笑了,看向顾正臣,目光中透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