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太师,国师_开局少年马空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面前这位高深莫测的僧人,马骥也不敢怠慢,先拱手还了一礼,随即有些困惑地问道:“那李珣手中究竟聚拢了怎样的力量,以禅师这般修为,竟还不能助陛下拨乱反正,需要出京远遁避其锋芒?”

  无因苦笑道:“如今白莲教的势力已尽都投靠了端王,昔年的白莲九龙子除了饕餮和睚眦,其余七人尽成端王臂助。这还罢了,又有钱塘龙君敖煊、虚肚鬼王包中奇、哀牢山女山君班夫人、东海古迹岛海公子等十二名雷劫乃至火劫之境的大妖加入端王一方。贫僧与‘浑天监察院’四位供奉联手,也不过护着陛下、两位娘娘及部分朝臣侥幸脱身。”

  马骥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些天京师方面消息隔绝,他确实是不知那边具体情形。却没想到元丹生这根定海神针一去,那些牛鬼蛇神竟如此迫不及待出来兴风作浪。

  与无因见礼已毕,他又见过老师顾镛等追随李杭的朝臣、佟愚等四大供奉及“浑天监察院”众人,随即便率军护送众人一路来到太原。

  到了太原城外,王烈、王蘅父女又率领军中将领及各地官员前来迎驾。

  见驾山呼“万岁”之后,马骥便出面安排,请李杭入住行宫,其余众人亦各有居处。

  李杭在一旁见马骥指挥若定,即使官爵、辈分都在他之上的王烈也自然而然地听从他的指令,便知道马骥在这数年间,已真正确立领袖北地、掌控军政的权威。

  当初早有人多次向李珲和李杭父子进言,认为马骥在北地权柄太重,有尾大不掉之嫌。

  但李珲是相信自己对一手提拔重用的马骥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控力,李杭则是相信马骥的为人及自己与马骥的交情,都没有将这些谏言放在心上。

  如今时过境迁,李杭才觉得当初的自己实在有些天真,既然做了孤家寡人,便不该对任何人存有绝对的信任。

  在萌生这个念头的同时,他又想到来此的路上,“浑天监察院”四大供奉联名上奏的一件事情,心中终于悄然做出一个决定。

  转过天来,李杭在行宫召见群臣。

  群臣朝拜已毕,吏部尚书顾镛出班上奏,说如今陛下已继承大统,该尽快拟定年号并公布天下,如此才方便名正言顺的号召各地督抚共讨叛逆。

  李杭准奏,当即命群臣商议。

  众人各抒己见,最后还是吏部尚书杜衡提出的一个“治平”的年号最合李杭心意而获采用。

  随后这位新鲜出炉的“治平帝”连颁两道提前准备好的旨意。

  其一,太师元丹生失踪,“浑天监察院”群龙无首,李杭自称已征询了佟愚等四大供奉的意见,决意由马骥接任“浑天监察院”监正之职,并依例加封太师。

  其二,圣僧无因深通佛法,又有救驾大功,特拜为大虞国师,并赐尊号“普渡慈航”。

  旨意传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