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部心想事成第二章知见立知,即无明本_道门崛起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不过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样的规律,通过不同的现相表达出来,表达的内容或深或浅,程度有异,深度有异,广度有异而已。因为不同的环境条件,不见得具备那个规律要完整表达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因此往往只能是表达适合那个时空条件的一部分出来。

  上文说的环境条件,时空条件,也就是那些不同天界啊、不同地域啊、不同维度空间啊、不同形式的世界啊,宏观的、微观的等等,这事说起来够长,不打算把这部分字数凑在这里了,下一本书用吧。

  在这里,只是想说,那攀崖的道理,对应在心识结构中的相关内容,也显同样的相,也就是轻(清)者向上,重(浊)者向下。心识中不同的轻(清)重(浊)比例,对应着不同的空间相,《楞严经》中有详述,偶就不用继续抄啦。

  因此,从冥界外向冥界内来,是顺风顺水的路,因为顺着业识力道的势,就像顺着水流向下游一样,很轻松,不费力,一下就进去了。但从冥界内向冥界外走,对一般人而言,是逆水行舟的过程。对冥界这样的系统,大多数人,包括许多修行者,都是易进难出。

  但对刘迦这样的修行者而言,已体验到其心性本体,并不被外境所牵引,不存在向上或向下的知见,也就不受这知见的支配去被动显出向上或向下的傻相来。

  可要带上一群顺着业力在走的人,未必就轻松了。除非这群人愿意并且主动跟着他走,否则根本带不出去。如果别人不想出去,他也能想带谁出去,就能把谁带出去,那地藏菩萨早就一口气空尽地狱了,何必老在那儿呆着,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又没加班费什么的,不无聊么?

  究其根源,不想出去的心,和他想助人出去的心,有何区别呢?都是心之力道,并没有谁大谁小之分,只是如何用,用法不同罢了。

  刘迦心力刚搭上业识结构,忽然识间震荡巨烈,幻境中的内容立刻出现摇动,他猛地醒悟过来:“哎呀,这群人中的心识结构是完全随业而存的,是他们的心不断支持的力道方向,在他们心识中,是承认这个轻上浊下的!”

  刚念及,已听得欣悦禅在急问道:“这空间好像不大对?!”紧跟着临将臣也疑道:“欣美女说得不错,老夫也觉得这空间……有些假。”

  明正天一听这话立刻紧张起来,对临将臣急道:“前辈,假在何处?你赶紧说出来啊!”同时又转眼对刘迦道:“大哥,人家都在说,这空间有点假,你的意思如何?!”

  刘迦闻言大惊,暗道:“什么叫有点假?本来就是假的!这两人神识异常敏锐,我这把戏只怕要玩完了!”

  但他依然神态悠然地对明正天笑道:“哪有的事,这是咱们经过这通道,自然有的现象,外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