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3章 百姓赖安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耕地已经被户部和地方衙门分给了百姓,金银也已经入库了。”

  陆元高说完,朱慈燃很是满意的点头,紧接着又询问道:

  “前些日子的事情落实了吗?五军都督府和内阁、六部的态度如何?”

  二月十九,朱慈燃按照自家叔父的手书内容,将都督府划出了平日朝会之中,算是彻底斩断了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同台议事的可能。

  日后军队几乎所有的行动,只通过五军都督府向皇帝转呈,而一应的钱粮消耗则由户部来进行拨付,中间完全由皇帝来下令即可。

  在原来的模式当中,六部和内阁虽然无法对都督府的一应行动指手画脚,可是对于都督府的花费要进行严格审计。

  这一步本身就是朱由检自己亲自定下来的,因此对于这一步,朱由检并没有修改,只是主要增加了一条……

  这一条的内容就是皇帝本身的手谕也可以直接下令,只需要事后进行审计核算。

  多了这一条之后,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军费的暴涨……

  随着明军在西方和南方的开疆拓土,五军都督府的军费开支自然也在逐渐暴涨。

  比如河中、岭北那边,虽然眼下已经撤回了大军,只留下了常驻的四万多兵马,可是维持这四万兵马后勤线的民夫却足足有二十多万人。

  尽管火车已经修抵了轮台县(乌鲁木齐)以西,节省了不少路途和时间,但是大量的后勤支出,还是在进一步压榨军费开支。

  当开支不可抑制的暴涨之后,年度的财政开支计算上,自然也就变得非常不好看。

  即便天启二十三年的大明依靠印刷纸币来积攒了一亿三千多万两银子,但国债是需要还的,而各项工程的银子、百官的俸禄、军队的军饷、赏银都不是小数目。

  按照朱由检原本的计划,大明是应该缩减军队开支,然后在保障工业化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收支平衡。

  可是随着疆域的进一步扩大,行政上也只能进一步扩大编制,进而增加了朝廷的支出。

  河中和岭北是好地方,但它们现在提供不了一点财政来支援大明朝。

  实际上,这是朱由检执政时期留下的弊端。

  朱由检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将能够威胁大明的国家全部覆灭和瓦解,或者将其拉入地区战争泥潭。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

  在朱由检的影响下,不管是百官还是武将,所有人都想大干快干,不想磨磨蹭蹭,因此大明各部花钱也是大手大脚。

  如今朱由检虽然让大明从原来天启元年的二千六百万两岁入,提高到了九千二百万两岁入,也创造了一个只要正常运转,就能不断提高岁入的财政盘子。

  但与之对比,那点增长的分量根本不足以满足朝廷官员们的大手大脚。

  发展工商,改革田税,发行国债,铸造钱币,创造科技……

  短短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