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2章 大国寡民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它地方可都是蠲免三年的。”

  “这么弄,谁活得下去?不都得被逼着迁移去南边么……”

  “听说是齐王的政令,真不知道齐王为什么这么善变,明明……”

  “好了好了,走吧,别说了。”

  少年郎的四周,一些儒生摇头叹气走远,少年郎听后,心里也十分不解,但还是拿着怀里的四十文钱走向了镇上唯一的一处皇店。

  【迁移麓川、旧港、南州、交趾者,每年大口粮票六石,小口三石,发熟地三亩,生地十七亩,男丁发耕牛一头。】

  来到皇店门口,少年郎就看到了挂在皇店屋顶的告示木牌。

  只是瞥了一眼,他就收回了眼神,把眼神放到了皇店内。

  上官桥镇的皇店和大部分皇店一样,内里摆放着米麦面肉、煤炭酱醋茶,还有白布、绸缎、笔墨,油盐等等东西。

  在皇店内最显眼的地方,一辆自行车和三轮车摆放在那里,下面的木牌上写着二两和三两银子的价格,让人咋舌。

  少年郎带着渴望的眼神看了许久,然后才落寞的走到了粮柜前。

  【四文一斤】

  “还好没涨价……”松了一口气,少年郎自顾自的打了十斤米,然后用自家的秤称了称,确定没问题后又用官秤称了一下。

  “十斤米。”拿着官秤和装在布袋里的米,少年郎走到了柜台,而柜台的皇店员工见状也称了称米,在确定没问题后回了一句:“四十文。”

  “给……”递出四枚十文的天启通宝,少年郎提着米便走出到了皇店门口。

  只是在他走到门口的同时,他看到了镇口排着长队的百姓。

  “那群人是什么人?排队干嘛?”少年郎对皇店里的员工询问,那员工也低头看着一本小说,头也不抬的回应道:

  “都是北面受了旱的乡民,找不到工做,又吃完了身上的米面,做乞丐又不行,只能迁移了。”

  “背井离乡啊……嗤嗤嗤……”员工摇了摇头,少年郎见状也只能看了看镇口的乡民,然后抱着米向家中走去。

  回程的路上是青砖绿瓦和一条条细溪流,以及古朴的石拱桥。

  那潺潺的流水,婀娜的拱桥,再加上江南特有的建筑,无不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当少年郎走在用青石铺就古镇的巷子中,感受着江南古镇日复一日的的沉静,从容、淡泊时,心里总会有些平静。

  他走回了自家的巷子,在敲门后,他娘亲打开了门。

  “怎么样?”

  “没涨价,还是四文一斤米,这里是十斤。”

  母子的交谈稀疏平常,妇人接过了米后,少年郎也走进了院里。

  回到家关上门后,妇人抱着米往厨房走,一边嘴上絮叨道:

  “这米价越涨越高了,现在还是四文,之后指不定会不会涨到五文、六文。”

  “应该不会吧。”少年郎坐在了天井的石凳上,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