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平定三荆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疑。

  郑全见状继续喊道:

  “我乃世子麾下将校,奉命潜伏,只为诛杀斛斯椿,如今斛斯椿已死,你等难道还要负隅顽抗,行螳臂当车之事!”

  话音刚落,哐当一声,有人扔下了兵刃。

  这举动仿佛能传染一般,众人尽皆弃械投降。

  安昌城南,杨忠牵了六匹马,匆匆找到独孤如愿。

  “明公,城墙已失,我等快逃吧。”

  独孤如愿望天长叹:

  “先弃东荆州,又弃南荆州,世人将如何看我。”

  杨忠知道他其实早就动了心思,只是拉不下这张脸,否则何至于在高澄兵临安昌之前,就与斛斯椿一起将家眷送往了江陵避祸。

  于是给了个台阶,劝道:

  “逃跑可耻但有用,我等暂居江南,留待有用之身,再伺机投奔关中,贺拔公占据关陇,那才是你我武川人的用武之地呀!”

  独孤如愿看似为难,却又果断道:

  “也罢,就依你之言。”

  主从两人,带了六匹马,舍弃部众匆忙出逃。

  高澄主攻北面,也在其余三面设了骑兵,阻止独孤如愿、杨忠、斛斯椿三人南逃。

  他也没指望郑全真能替自己向斛斯椿问好。

  但奈何独孤如愿与杨忠都是一人三马,骑卒追击不及,只得无功而返。

  三荆之地随着斛斯椿身死,独孤如愿南逃,彻底平定。

  安昌城也没有了厮杀。

  高澄坐在刺史府的议事大堂内,只看了一眼斛斯椿的脑袋,确认身份后,就命人用石灰腌制,送往晋阳报捷。

  “我听闻你假称是我麾下将校?”

  高澄打量着跪在地上的郑全,问道。

  郑全微微抬头,偷偷瞟了一眼高澄,见他脸色平静,喜怒难辨,心怀忐忑道:

  “当时情况紧急,卑职不得已而为之,还请世子恕罪。”

  高澄闻言大笑道:

  “你新立大功,怎会有罪,快快起来。”

  郑全赶紧站了起来,紧提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高澄朗声问道:

  “你既然说是我麾下将校,我便赐你将校一职,你在叛军之中所任何职?”

  郑全强忍激动,他颤声道:

  “卑职委身叛军,任幢主一职。”

  斛斯椿占据荆州、东荆州后,凭借南下的八百人为将校班底,疯狂扩军,郑全虽不是亲信,也因此得了个幢主职位。

  高澄走了下来,抬起了手亲切地拍打着郑全肩膀,说道:

  “叛军幢主有甚意思,往后你便是京畿军中的一名军主。”

  “卑职叩谢世子大恩,愿为世子效死力。”

  郑全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动,叩谢道。

  北魏军制混乱,大体还是分为军、幢、队三级。

  幢主领士卒百人,而一军十幢,统率千人,但还是远远不如北魏立国初期,一军五千人的规模。

  郑全看似只由幢主升为军主,但两者不能等同,一个只是领一百充数民夫的叛军幢主,另一个可是领一千京畿兵的军主。

  打发走了郑全,心中不免遗憾,可惜郑全跟的不是独孤如愿、杨忠两人。

  高澄让高敖曹好生休养,命段韶、慕容绍宗维持城中治安,自己则与杨愔等文吏处理善后事宜。

  由于斛斯椿与独孤如愿不计后果的疯狂扩军,安昌城中足足被裹挟了近十万丁壮。

  而两方交战又是春耕时候,注定了今年三荆收成将大受影响。

  高澄在奉送斛斯椿首级时,向高欢捎去书信说明情况,以做好秋收后的赈济准备。

  接下来便是城中叛军的处置问题,对于被强征的丁壮,高澄命人登记籍贯,分批次送返。

  至于跟随斛斯椿南下的所谓八百天子亲军,以及独孤如愿的私人部曲,高澄计划尽数押往河南。

  大魏的矿业繁荣,还需要他们流血流汗。

  处理完善后事宜,高澄并不急于回师,他还要等候高欢对三荆做出安排,才能离开。

  晚上九点再见。

  感谢书友邢某深知、阿鲁巴一号、三千帆布鞋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