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哀荣与廪膳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没想到尧雄更是一个硬茬子,东魏西征之际,陈庆之在豫州治所悬瓠(河南汝南)城下损兵折将,撞得头破血流。

  如今源子恭病死,陈庆之也重新将目光由豫州转向南荆州。

  全线联动需要萧衍批准,但若只是针对南荆州的小打小闹,陈庆之完全可以自主。

  他并没有急于进犯南荆州,而是选择静待时机,同时广派密谍,探听张亮消息,试图摸清自己的对手。

  源子恭弥留之际的时候,高澄得知消息,亲自去往源府见他最后一面。

  哪怕早有心理准备,真到了这一天,送走了源子恭,高澄还是表现得难以释怀。

  他亲自为源子恭主持丧礼,向天子上疏,请求追赠都督三荆二豫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荆州刺史。

  以源子恭十七岁的嫡长子源彪承袭临颍县开国侯,并将源彪招入大将军府担任幕僚。

  对于源子恭其余诸子也多有赏赐,如源文瑶,授襄城县男;源文盛,授新城县男。

  高澄与源子恭真有这么深的感情吗?

  说实话,并没有,洛阳之变后,源子恭归附高澄,并立即随他出兵讨伐占据三荆的斛斯椿与独孤信,之后一直镇守南荆州,在公务之外,除了寄过七双麻鞋,两人少有往来。

  高澄的悲伤与赏赐,大部分都是做给自己亲信看:

  源子恭都能得到如此哀荣,更何况是他们。

  在置办了丧礼后,高澄并未急着重新投身公务,而是派人往虎牢关传信,命段韶安排好北豫州军政事宜,火速归洛。

  时间进入四月,中书令段荣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高澄登门探望的时候,曾经记忆里身形雄壮的段荣已经形容枯槁。

  也许,一如历史,段荣熬不过五月,高澄这才急着将段韶召回。

  让他陪段荣走过最后一程,是高澄唯一能为姨父与表兄所能做的事情。

  小高王最关注的科举,第一阶段县试于三月底开展,四月初成绩张榜公布,到四月中旬,段韶回洛以后,各地县学入学情况也全都呈送给了高澄。

  正如他先前预料,同样是准备九月底的州试,世家大族子弟不屑于进县学,而入学的,也大多是贫穷学子。

  高澄之所以要统计各地入学名单,正是要为州县官学的生员们发放廪膳,每人月给廪米六斗,补给生活。

  但他的米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朝廷政令明文规定,廪膳只有入学第一年能够领取。

  高澄无需讨好这些读书人,他发放廪膳的初衷是为了替进入县学、州学的贫困生员们缓解生计,让他们专心备考。

  毕竟县试与州试之间仅有半年,而州试与京试之间,也只相隔半年。

  供养他们一年时间,也足够这些人支撑到明年三月底的京试。

  若不得中,无论卡在州试还是京试,离下一场都有三年,这些秀才、举人在举业上的压力并没有科考期间那么重,也应该自食其力,通过谋事来养活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高澄放开官吏参与科考的行为,仅只这一届,往后科举一律不准官吏弃职再考。

  防的就是举人在京试落榜后,立即求任吏职,等考前再弃职。

  晚上还有,等下先吃饭。

  感谢书友邓彬怡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