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4章 使团境遇_重生北魏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今的名声。

  就连高澄在洛阳的改革,也能推到其余三位侍中李元忠、司马子如、高隆之头上,尤其是李元忠、司马子如这两位尚书省左右仆射,在温子昇口中才是洛阳朝政的主事之人,高澄只是挂职尚书令而已。

  这样的回答虽然荒唐,可对照高澄从未进学读书的消息,也让萧衍信了几分。

  暗自感慨高氏多好臣,竟能辅佐一介孺子做下如此多的大事,虽然认为高澄无甚才能,却也将慕容绍宗等人的名字记在心上。

  高澄贤明的谎言被戳破,反应最大的却是小高王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萧纶。

  没有人知道他因高澄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在萧衍面前吃了多少挂落。

  如今知道那人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自然不愿放过,命王府中人在建康大肆宣扬。

  梁人轻视高澄,萧纶这位好兄弟出力甚多。

  温子昇一连数日都在参与宴会,同江东文士切磋文学,至于具体和谈则交由随行的副使,鸿胪寺官员主持。

  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人员处理,温子昇很清楚自己在使团中的定位。

  东魏与南梁的和谈并没有多少波折,南梁虽然放还贺拔胜、独孤信等人往关西给东魏添堵,但不代表他们自己就要下场与高欢过招。

  萧衍多年参佛不止自己没了雄心,麾下也早就是文恬武嬉的状态。

  双方确认各自以实控地区为界,缔结盟约。

  相比于南下使团的顺风顺水,北上的另一支使团却不太顺利。

  作为主使的元昂率领使团抵达柔然可汗庭(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受到可汗郁久闾阿那瓌的款待。

  可随后几天,态度却急转直下,这让熟读《后汉书》的副使高子昂,深感忧虑。

  高子昂出自渤海高氏旁支,跟随高澄日久,但一直不受重用。

  此次组建使团出使柔然,高子昂主动请求随行,以期建功。

  小高王舍不得心腹冒险,但对于高子昂这样的普通僚佐有这样的志气,也是乐见其成,于是授予他副使一职,随同元昂北上。

  比照《后汉书·班超传》的记载,高子昂对元昂推测道:

  “柔然态度转变,其中必有缘由,余以为当是关西使者北上,请大王早做准备。”

  元昂就是受李元忠哄骗,只以为是立功之旅,没想到会横生波折,眼见柔然态度大变,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得了高子昂的进言,连忙询问道:

  “孤该如何行事,还请先生教我。”

  高子昂便以班超故事举例,说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定远屠匈奴使者逼迫鄯善向汉,我等也可探寻关西使者住所,将其屠之,使柔然不再首鼠两端。”

  这法子太过冒险,元昂迟疑不决,他问道:

  “孤此时向阿那瓌辞行,可还来得及?”

  高子昂力劝道:

  “事已至此,若我等退缩,阿那瓌必然心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