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8章 祖国需要你们(二更)_德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梅奥诊所的蔡司医生,恐怕也会在这方面得奖,同学们也很向往。

  “还有更多的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类疾病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治疗。我认为,医学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肿瘤学的前景还很光明。”

  明白了,杨顺这番话给在座的留学生打了一针强心针,他们就是担心未来不好就业,或者要转行。

  解释完,杨顺又看着大家,好奇问道:“问个题外话,你们都是KI出来的,还担心找不到工作?”

  大家都起哄:“很难找到好工作的。”

  陈尚平解释道:“我们KI去年毕业了二十几个师兄师姐,一半去镁国,一半回国。去镁国的基本上都奔着绿卡去了,跟对导师还好,跟错导师说不定要熬十年八年。回国的待遇也不是很高,进研究所或者三甲医院,一个月一万多块,还不如留在瑞典读书补助高呢。”

  旁边十几人哄笑,杨顺惊讶了:“一个月一万多块的补助?你们读书有这么高的收入?”

  “有啊,还不用出去打工,都是学校发的。”

  “是读博士才有,而且博士补助费超高。”

  “都是导师发钱,好一点的一年发15万瑞典克朗,差一点的也有12万,这还是税后到手的钱。”

  “税也是导师承担的,项目完成后还有项目奖。”

  “我们华夏留学生还算是节俭的,一般人一个月生活费是6000-7000,还能存点钱,要是吃饭什么都自己做,和朋友合租,一个月5000都可以。”

  “不过钱发的多,工作也要做的多。我知道好多博士就没有晚上12点之前回来过。”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学校待遇,还是颇有些骄傲。

  在KI,博士是科研主力,教授每年申请的资金,至少有一般要分给自己带的博士,负担他们的生活费,这才能让博士们觉得衣食无忧,全力以赴学习,创作,科研。

  这一点,华夏比不了,国情和体制完全不同,杨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个女孩子怯怯地问道:“杨老师,我们还很关心去镁国和回国就业,究竟哪条路会更好走一点?”

  这又是个敏感问题,杨顺想了想,说道:“欧美有好处,回国也可以,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话,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众人笑,陈尚平笑道:“这种老鸡汤,还是很好喝的。”

  杨顺也笑了笑:“不过,华夏政府为了吸引高科技人才,还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做出很大的改变。你们或许不记得了,2018年3月23日,镁国对华夏发起了贸易战。”

  在座的学生隐隐还记得那件事,但那时候他们年龄还小,不太理解深刻意义。

  杨顺道:“当时,镁国对华夏征税的领域是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设备,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