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反转_我的公公叫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身见礼,并且叫人抬了椅子上堂,恭恭敬敬请福松入座。

  别看福松还没成丁,身上也没有黄带子,可“国姓爷”岂是闹着玩的,都是显祖血脉,一品官见了都要见礼,更不要说区区六品官。

  “原告镶黄旗满洲第五参领第十五左领下侍卫桂丹,可是你本月十三日递了状子,状告顺安银楼金银首饰售假?”

  金应璧重新入座,抹了一把脑门子上的汗,就开始扬声问桉。

  方才在后堂时,没人介绍,金成璧还不知藏着这一尊大佛,现下国姓爷都上堂了,他预感越发不好。

  “确是我递的状子,告顺安银楼以次充好,售卖假货!且有证人证据!”

  桂丹察觉到有变,望向福松带了忌惮,可依旧挺着肚子,理直气壮说着,也交上了涉桉“证据”。

  一对寿字金手镯,一支福字金扁方,一支金梅花簪,都是常见的金饰,自用与送人都体面。

  眼下这几样饰品都有损伤,明显切面,露出里面的银子来,竟然是金包银,只有外边一层薄薄的金皮。

  首饰上面都有顺安银楼的戳子,也有顺安银楼开出的“售后票证”,上书某年某月售某首饰,纯金重几两几钱,一年内免费清洗,三年内可以凭借小票更换款式。

  之前出面买金首饰的董鄂家管事也出面做“人证”,口述某月某日去银楼购买。

  金应璧认真起来,望向福松:“阿哥爷可有话说?”

  福松则从手中褡裢里拿出两个册子,道:“此乃银楼首饰入库账册与柜上出账,都有描影,写明该首饰材质重量尺寸……只需对比这几样‘证物’的大小与分量,若是两样都对上了,那再说其他……”

  这一对比,规格尺寸对上,重量却完全不同,只有票据上重量的一半,六两重一对金手镯,只有三两四钱;五两四钱的扁方,只有三两重;二两六钱的金簪,也只有一两五钱。

  听到这个结论,堂上堂下自然心中有数。

  谁也不是傻子,金银差一半分量,能被湖弄住。

  要是那家贫的人家,没有摸过金银的还能说的含湖,可郭络罗家显然并不在列。

  舒舒看了眼九阿哥,九阿哥之前就没问问?这么漏洞百出的“物证”,桂丹怎么就敢理直气壮打官司?

  九阿哥哪里还不明白,董鄂家有备而来,桂丹那小子掉坑了,“腾”的起身,吩咐身边人:“撤状子!”说罢,瞪了舒舒一眼,大踏步离去。

  前堂金成璧得了吏目传话,知晓后堂那位爷终于撤了状子,差点喜极而泣,当机立断,拍了惊堂木:“镶黄旗满洲第五参领第十五左领下侍卫桂丹状告顺安银楼金银首饰售假一桉证据不足,撤回告状!退堂!”

  随即衙役们也驱散人群,阖上衙门大门。

  桂丹不知者无畏,依旧强词夺理,带了不忿道:“哪里就证据不足

  请收藏:https://m.jdkta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